第589章 飞速发展的察哈尔
李恪能获得这么高的人望。
说实话还是察哈尔。
这堪称逆天的待遇。
土地完全归官府所有。
由官府统一分配。
地租低廉的同时。
还免费分发种子农具。
甚至还有公用的耕牛。
就差把利益喂到嘴边了。
而且还分配住房。
在保障人人有地可作的同时。
李恪还把农经中。
肥料及耕地的方法发扬光大。
开设学堂培养了相当一批。
精于农耕的官员。
这些人专门负责指导百姓耕作。
在这个基础上。
徐锦川又加以细化。
设立农具局,耕牛库。
肥料厂,等各项农业设施。
大大的提高了耕作效率。
及作物品质。
同样的。
还有劳工队伍。
高明远花大价钱。
自魏国挖来了一批。
精于营建的大匠师。
每批劳工队伍。
配备一人。
实地指导参加劳役的百姓。
如何建设工程。
在充沛的粮食供应。
百姓的积极态度。
及合理的工时分配下。
察哈尔的工程。
不仅工时短。
而且效率反而要比。
那些别国埋头苦干的劳役要高。
毕竟。
人吃得好休息的好。
那没劲干活是不可能的。
况且这些北齐难民。
生怕官府亏本。
一个个的拼了老命的干活。
甚至一天的工作结束后。
有很多人还自愿留下赶工。
拦都拦不住。
不过。
李恪可一点也没亏。
优渥的福利待遇。
充实了百姓的钱包。
百姓们有了钱。
才会有能力去消费。
而那些开设商铺。
或是酒楼等娱乐场所的商贾。
还会把钱通过税收。
在还给官府。
钱说白了。
就是走了一圈。
但百姓舒服了。
商贾也赚到了。
官府也有钱继续发钱。
可以说三方没有一个亏的。
虽然这个运作模式。
在开始因为察哈尔的香料。
及大夏的商路未能走上正轨。
而运作的有些艰难。
但现在。
这套模式。
已经完全成熟了。
百姓们有了钱。
生活过得好了。
人口也开始暴涨。
甚至不少魏国人。
都自愿留在察哈尔。
这戈壁滩。
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曾经的察哈尔。
荒无人烟。
而现在。
说一句人满为患。
毫不夸张。
即便李恪停止了接收北齐难民。
但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口。
加入察哈尔。
就拿恪村来说。
昔日的恪村。
一切都有待开发。
但三个月的时间过去。
恪村已然成了恪城。
繁华程度甚至不亚于。
昔日的大周京师。
至于沙城。
富庶程度甚至能与天京媲美。
不过美观程度。
相比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