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大明国师,永镇日月山河 > 第44章 老朱:秦宇知道他在偷听?不应该,不可能!

第44章 老朱:秦宇知道他在偷听?不应该,不可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时,又听秦宇说,“秦,二世而亡。最后大汉王朝取而代之。”

“而汉高祖刘邦或许是为了吸取教训,避免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又或者是为了兑现昔日争霸天下时许下的诺言。”

“在建立大汉王朝之后,便大肆分封功臣、皇室宗亲、自身后裔,将他们封为诸侯王,建立诸侯藩国,让他们拱卫中央。”

话说到此,秦宇停顿下来。

朱标等人正在奋笔疾书做笔记,听见突然没声音了,纷纷抬起头来,直勾勾的盯着秦宇。

秦宇见状,淡淡一笑,“太子以及诸位殿下,你们觉得我刚才讲的汉高祖刘邦分封功臣、皇室宗亲,这一系列操作是不是很熟悉?”

朱标等人相视一眼,若有所思。

最终还是燕王朱棣率先反应过来,“秦先生刚才所说的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建立大汉王朝所做的一系列分封制度,岂不是沿用了周王朝之时的分封制?”

“说的不错。”秦宇点头一笑,“大汉王朝建立初始实行的制度,就是沿用了周王朝时的分封制,但又有所不同。”

“因为汉高祖刘邦在分封功臣、皇室宗亲,自身后裔之后,又在中央直辖管理的地方和各诸侯国内部实行了郡县制。”

“这也便是西汉

初期时的郡国并行制度,这个时候原本为始皇帝嬴政通过郡县制加强的中央集权制度,遭遇到了强大的破坏。”

“原本加强集中的中央之权,再度被分散到地方诸侯藩国之上。”

秦宇说完,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秦】,然后用箭头标注,后面再写【汉】然后又是箭头,在汉的后面又写上了【郡国并行制度】。

做完这些后,秦宇转身看着讲台下的朱标等人。

“或许汉高祖刘邦最后认识到大汉王朝的制度有隐患弊端,担忧诸侯王藩国像昔日周王朝时,诸侯过于强大,而出现与中央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

“所以汉高祖打着‘天下非刘姓不得王’的口号,开始削弱诸侯藩王的实力。”

“当时最出名的便是汉高祖时期的燕王、楚王等异姓王,他们后来都被汉高祖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处死了。”

“做完这一系列后,原本被分散到地方的诸侯藩王的权力,再次被中央朝廷收回来一部分,进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重量。”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想必熟读史书的人都知道,每一个王朝建立之初,开国皇帝都许诺了功臣各种各样的诺言。”

“建国之后都会分封各功臣,皇室宗亲,自身后裔。”

“但等这个王朝一旦稳定下来,皇帝就会以各种理由手段进行削藩。”

“纵观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其目的是何,谁能够回答?”

朱标等人相视一眼,神情各异。

周王朱橚突然开口,“是因为各诸侯藩王的权力太大,皇帝担心皇权受到威胁,才进行削翻。”

“不错。”秦宇淡淡点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确保中央朝廷的至尊绝对地位。”

隔壁暗室中的朱元璋此时脸色很是难看,阴沉的仿佛都能提出水来一样。

未建国打天下之时,许诺各种诺言。

建国之初,分封各大功臣、皇室宗亲,自身后裔。

等王朝逐渐稳定,步入休养生息阶段,待到日益壮大,便开始削弱诸侯藩王的权力。

直到最后,彻底将诸侯藩王手中的权力全部收回中央朝廷。

这不就是他接下来打算实施的藩王制度吗?

难道秦宇知道他在暗室偷听,所以刚才那番话其实是讲给他听的?

不应该,不可能!

朱元璋摇了摇头,深吸口气,“毛骧,你觉得咱给诸皇子冠以藩王之名,让其成为藩王,是对是错?”

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听到这话,顿时一惊。

这个问题他如果回答的不好,很有

可能身首异处。

念及此处,毛骧上前两步,站在朱元璋身后,垂手弯腰,小声回答

“陛下只是给诸皇子藩王之名,而无裂土之实。”

“仅是让诸位皇子以藩王之名,负责戍边,拱卫中央而已,并不是如秦宇所说的诸侯藩王国。”

朱元璋听到这话,在心里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阴沉的脸上重新露出一丝笑容。

“说的对,咱给皇子们的只有藩王之名,没有真正的藩王之权。”

与此同时,秦宇又在黑板上以粗线条写下【藩王】两个字。

朱标等一众皇子见状,皆是疑惑不解。

秦宇转身,看着讲台下的朱标等人,目光若有若无的扫了一眼他们身后的墙壁,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口。

“在我看来,藩王这两个字就等于叛乱,因为藩王一旦诞生,就是潜在的未来的叛乱。”

“想必诸位已经明白了藩王制度存在所带来的危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不确定的危险。”

”就算实行藩王制度的皇帝,如那秦皇汉武一样,是绝世天骄,即便发生的藩王之乱,也能够平替镇压,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央朝廷的集权。”

“但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一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