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爷孙俩
许良来到了爷爷的院里,面前一片翠绿。
镇国公府占地极大,天南海北的奇花异草不知几多,唯独许定山的院里与众不同。
偌大一个庭院,没有假山佳木,没有亭台楼阁,有的只是农家茅屋、田间菜地。
一块块菜畦分别种着萝卜、蒜韭葱、菠菜、茄子、芫荽等青菜。
茅屋旁有篱笆栅栏,里面养着鸡鸭。
院里还有扁担、木桶、粪勺……
从地面湿度上看,老爷子是早上刚浇过水。
那个时候,自己正在金銮殿上生死难测。
老爷子好强的定力。
又或者他笃定女帝不会动许家,便想趁此机会好好给他这个孙子点教训?
“老爷,大公子来了。”
顾春来高声吆喝。
这声吆喝一下子让许良想起了穿越前,在农村老家田间地头喊劳作的父母回家吃饭的场景。
恢复一身短褐穿着的许定山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镰刀,像极了田间老农。
顾春来随即走出院子,只留爷孙二人。
不等许良躬身行礼,许定山点头示意,“来了,爷们?”
许良:……
老爷子这声问候差点给他整不会了。
感觉把他当个大人了。
他躬身行礼一礼,“孙儿见过爷爷。”
老爷子招了招手,示意他跟过来,自己则走到一片长得粗壮的韭菜地里割韭菜。
许良不明所以,茫然站在一旁。
许定山一边割一边问:“知道我为什么没去跟陛下求情救你吗?”
许良一边努力回想关于老爷子的记忆,一边猜测老爷子这么做的用意。
想到老爷子“人屠”的威名,又想到这些官场老手做什么事似乎都喜欢加上点“深意”,许良觉得自己“悟了”:
“是因为爷爷的孙子就像这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下一茬,不差我这一个?”
许定山割韭菜的动作忽然顿住,回头看向许良,神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他脸色陡然涨红,“这混账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你爹那狗日的说的?”
“我爹。”
许良毫无心理负担。
他又没撒谎,这话就是老爹许青麟说的。
只是他没想到老爷子这么生猛,一句话骂了仨,连自己都不放过。
许定山骂了一句话发现许良神色淡然,不由诧异:“你信吗?”
许良老实回答:“本来是有些信的,现在不信了?”
“哦?”
许定山诧异,似不敢相信这话是从许良嘴里说出来的?
他感觉,短短半天时间,许良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许良沉吟片刻,将来的路上想到的说了大概:
“若爷爷不管我的死活,也不会明知我文不成武不就的还到上官家为我上门求亲。
爷爷是武将之首,上官家在文臣、清流中颇享盛名。
文武相结合,太犯忌讳。
可是孙儿又太不争气,若无强援,后半生堪忧。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爷爷能为孙儿谋到这种地步,孙儿心底只有感激。”
这话是他去朝堂的路上就想明白的,若不是猜到老人用意,他也不敢信誓旦旦说自己有把握逆转局势。
“再者,孙儿非议陛下功过本就是两可之间的事。只是此事乃廉亲王亲自出手,陛下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态度。
若孙儿所料不差,此事最可能的结局是陛下对许家小惩大戒。
但廉亲王会跟疯狗一样从许家咬下一块肉来。
这种事,爷爷心里清楚,廉亲王心里也清楚。
只要陛下不傻,也会将此事如此处理……”
许定山目中露出精芒。
“好好好,好大孙,原来什么都懂,一直在藏拙!”
许良心道果然。
辫子军入关之前非汉不可,破城之后自有大儒为其辩经。
同样道理,他之前再怎么荒唐,在今日一鸣惊人之后自有人为他脑补理由。
世间需要脑补啊!
这个时候许良也很合适宜地说了句:“爷爷,之前是孙儿年少,自以为许家树大招风,若我藏拙便可免去诸多麻烦。
如今看来,一味退缩忍让只会招来更多麻烦。
唯有足够强大才能让旁人不敢小觑。”
许定山欣慰点头,“看来老夫的一大堆道理都不用说了。
书上怎么说的来着,什么不谏,什么可追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对,对,就是这句……咦,你小子不是读书不行吗,怎么知道这句?”
“孙儿知道这句不奇怪,奇怪的是爷爷您怎么也知道这句?”
“臭小子!”
许定山手腕一拧,以镰刀背抽向许良,却被许良轻松躲过。
爷孙举动,十分默契,似在这小院里不止一次出现过这一幕。
许定山重新蹲下割韭菜:“那就说说以后吧。”
“你在殿上献的计策我也听说了,嗯,换国之计堪称救国良策,引水绝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