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原来都是天子惯的
贾庄一役,斩获鞑子首级一千九百四十四,鞑子汉军首级八千六百一十。
按照朝廷的恩赏标准,一个鞑子首级十五两,汉军首级八两,这就差不多十万两了。
除此之外,京营阵亡三千两百二十人,还应给付步卒每户抚恤金三十两,马军四十两,将领则多点。
除了一次性的抚恤金外,朝廷还会免除阵亡家属的田赋,一直持续到阵亡家属的孩子长大成人。
大明的抚恤制度,在历朝历代都算得上大方了,不像某宋,不仅把士兵都当作贼配军,战死后除了只给点布帛和几石米外,田赋也只免一年。
但大明的问题是穷,就算有银子,也没人能保证这些银子能发到阵亡者家属手里。
毕竟战争打赢了,将领们也都升官得到奖赏了,谁会在乎那些战死的枯骨呢?
可张世康在乎,就像他在乎卢象升一样,这时候的士兵本就被人瞧不起,他心里清楚,每个士兵背后都有着一个穷困的家庭,不然没人选择去当兵。
这是拿自己的命为穷困的家人博个活路,现在人没了,自己被封了伯爵,可他们的家人怎么活?
这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将士,包括卢象升、虎大威、杨国柱和孙维藩,乃至是军营里的普通士兵,都向张世康行注目礼。
无论是赏银还是抚恤金,他们当然都在乎,起码面上得在乎,否则谁替你卖命?
但却没人敢当着天使的面去讨要,还是如此的直白。
“张大人,皇爷知道你要问,此事容后咱家跟你细说,还有旨意没宣读完。”
王承恩倒是没感到意外,只是他的话却再次令虎大威、杨国柱等边军将领吃惊。
一句皇爷知道你要问,差点让这些边军的人大脑宕机,怪不得这位年轻的提督啥话都敢问、啥话都敢说。
原来都是天子惯的!
这小子是多受天子信任呀,杀了天子监军都没事,不仅没事还封了世袭罔替的伯爵。
可哪知道这小子不仅不感激,反倒开口就是诽谤,诽谤天子小气,还张口跟天子要银子。
可奈何天子就是不生气呀!
瞅瞅人家京营的人,穿的比他们新,军饷能按时发,听说每天都能吃到三顿饭,如今打赢了一场仗,就得了那许多的赏赐,就连一个小小的哨总都有恩赏。
这对于边军将士们来说,实在是太过离谱。
可转念又一想,人家毕竟打赢的是建奴精锐,还俘虏了建虏的皇族,战功是实打实的,这没什么好说。
但他们最羡慕的是,不仅恩赏多,而且还都能落到实处,看那王承恩的意思,天子当是已经想好了赏银和抚恤金的对策。
边军当然也打过胜仗,也得到过嘉奖,但那些嘉奖跟京营自然不能比。
在这一刻,不少人突然醒悟:
京营能得到那许多恩赏,全是因为京营的提督是张世康呀!
尤其是虎大威身后的边军士兵们,不少人都在想着,如果自己是京营的兵,不,如果自己是这位张提督的部下,该多好呀!
你看,张提督亲自向天子讨要赏银和抚恤金,全是为了他的部下,那模样,实在是太飒爽了!
“怎么这么多旨意,赶紧的吧,快到饭点了。”张世康不爽的道。
王承恩又拿过一道旨意,目光却是看向了卢象升,卢象升立即知道,这是朝廷对他的旨意下来了。
虎大威和杨国柱身体顿时绷紧,他们一个是宣府总兵,一个是山西总兵,而卢象升是宣大总督,是他们的直属上司。
卢象升任宣大总督以来,一直都以身作则,营中缺粮,他就与将士一起挨饿,不仅赏罚分明,还开垦了不少军屯,让宣大一线的士兵不至于饿着。
尤其是贾庄一战,到了最后卢象升从容赴死,还不忘叫他们二人突围,凭良心讲,这样的上司他们是没话说的。
但他们同时也明白,身为统兵在外的他们,你再好是没有用的,天子待在深宫里根本看不到。
不论是再有能耐,也抵不住那些朝臣在陛,甚至还有东林党人搞的鬼。
似乎所有人都想让卢象升死,因为只有卢象升死了,宣大总督才会空缺出来。
这都是因为朝中没人的缘故!
虎大威和杨国柱绷着个脸,既紧张又失落,他们知道卢总督几乎是必死的,总得有人为那战死的六千多边军精锐负责,而卢象升首当其冲。
与之相比,卢象升反倒十分平静,他早已接受属于自己的命运,身死而已,虽有憾,但无悔。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宣大总督卢象升,汝不听杨先生调令,擅自行事,方有贾庄之败,幸有京营将士力挽狂澜,才挽回危局,汝之罪也。
然六千余将士不能枉死,免汝总督之职,以兵部侍郎衔暂代宣大军务,期以戴罪立功,莫让朕再失望。
钦此。”
敕有警告、告诫的意思,敕曰一般用于皇帝封赏官员时,警告官员不要骄傲自满。
当然也用于直接的警告,告诉某个朝臣,朕对你不满意了,你要耗子尾汁。
旨意刚一宣读完,虎大威高兴的差点蹦起来,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