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四合院全员恶人 > 第55章 春节

第55章 春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春节,对于四九城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充满传统韵味又带有时代特色的节日。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春节依旧是人们心中最为重要的团圆佳节,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温暖记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这个古老城市的每一条胡同、每一个四合院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一系列独特的风俗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和演绎。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各家各户都开始了扫房的大工程。在四合院中,一家老小齐上阵,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们用长扫帚清扫屋顶、墙角的灰尘和蜘蛛网,把家具搬到院子里擦拭。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便捷的清洁工具,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主妇们用碱水清洗灶台、碗筷,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这一扫房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更有着扫除旧年晦气,迎接新年吉祥的寓意。

办年货是春节前的重头戏。四九城的百姓们会前往菜市场、副食店采购。肉票、粮票等在这个时候发挥重要作用。人们排着长队购买猪肉,希望能买到肥瘦相间的好肉,用来包饺子、做红烧肉等年菜。除了肉,大白菜也是必不可少的,那时候大白菜是冬季的主要蔬菜,家家都要囤上几百斤,在院子里码成垛,用棉被盖着,防止冻坏。此外,瓜子、花生、糖果这些零食也是要准备的,虽然物资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但这些简单的零食能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快乐。

在商店里,人们还会挑选年画、春联。年画多是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如福禄寿三星、连年有余(鱼)、胖娃娃抱鲤鱼等,色彩鲜艳,充满喜庆。春联则有手写的和印刷的两种,内容多是对新年的祝福,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有的家庭还会请院子里有文化的老人或者孩子来书写春联,增添一份乐趣。

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做年糕。主妇们提前发面,将面揉成一个个圆润的馒头形状,有的还会在馒头上点上红点,寓意红红火火。年糕则有黄米年糕和江米年糕之分,黄米年糕带着一股浓浓的黍米香,江米年糕则更加软糯。做年糕时,人们在年糕里加入红枣、核桃等,既增加了口感,又有着美好的寓意,如红枣象征着甜甜蜜蜜,核桃象征着和和美美。这些蒸好的馒头和年糕可以在春节期间食用,节省做饭的时间,也方便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

除夕当天上午,人们就开始忙着贴春联、挂年画。孩子们拿着浆糊或者米糊,在大人的指挥下,将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在大门、二门以及各个屋门上。贴好春联后,四合院仿佛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氛围,红色的春联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年画则被挂在客厅、卧室等显眼的地方,给家里增添了一份热闹和温馨。

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在1976年的四九城,虽然物资有限,但年夜饭依旧丰盛。一般家庭都会有饺子,饺子馅多种多样,有猪肉白菜馅、韭菜鸡蛋馅等。包饺子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其乐融融。除了饺子,还有红烧肉、四喜丸子、炖带鱼等硬菜。这些菜都是平时不常吃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餐桌上。吃饭前,要先在灶台上、祖先牌位前摆上饺子、酒等供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幸福。祭祀完毕后,一家人才能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的餐桌上,长辈们会给晚辈发压岁钱,虽然钱不多,但孩子们拿到压岁钱还是特别高兴,这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就围坐在火炉或者火炕上守岁。那时候没有电视晚会,但大家有说有笑,长辈们会给晚辈们讲过去的故事,比如老北京的传说、家族的历史等。孩子们则玩着一些简单的游戏,如翻花绳、拍洋画等。守岁的意义在于为父母长辈祈福延寿,同时也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在守岁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往火炉里添煤,让屋子保持温暖,一直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四、春节初一至初五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四九城的胡同里就响起了鞭炮声。孩子们穿着新衣,挨家挨户地去拜年。他们给长辈磕头、请安,说一些吉祥话,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之类的。长辈们则会给孩子们发糖果、瓜子等零食。在四合院中,邻里之间也相互拜年,大家互道新年祝福,关系更加融洽。初一一般是本家亲戚之间拜年,初二开始,就会去拜访其他亲戚。那时候交通不太方便,人们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坐公交车,带着礼物去走亲访友。礼物多是一些糕点、水果之类的,虽然简单,但心意满满。

春节期间,四九城的庙会热闹非凡。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等都是人们喜爱的去处。在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如糖葫芦、豌豆黄、驴打滚等。糖葫芦酸酸甜甜,外面的糖衣晶莹剔透,咬一口,嘎嘣脆。豌豆黄和驴打滚则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口感细腻,味道香甜。除了小吃,庙会上还有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如剪纸、风筝、面人等。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就能剪出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神话人物等。风筝则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有沙燕风筝、蝴蝶风筝等。孩子们会缠着大人买这些好玩的东西,庙会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人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