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确立行政体系
“至于如何选拔官吏,我决定采用科举制!分为文举与武举!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分为县试,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
“至于考试题目分为策略,算法,法律,农业,制造,时务这六个科目!”
在听到嬴天的这句话之后,在场的文臣武将呼吸都急促加剧了起来。
嬴天的这一政策一旦落实下去,这个科举制将会变成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将极大的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推动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各位觉得我的这个想法怎么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如果有的话,现在就赶紧提出来,然后我们再行商议修改。”
说完这句话之后,明天便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两边的文武百官,想要看看他们有什么说的。
“公子的这个方案非常完美,只不过,为什么公子定下的科目需要考制造与农业这几方面呢?”
众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点了点头,随后杜如晦便站出来问道。
“这个我等一会再与你解释,现在既然国策已定!那就将行政机构也定下来吧!”
嬴天挥了挥手,然后将下一个议题给抛了出来。
“公子!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沿用秦国的三公九卿制,毕竟公子与秦国的关系可以用同宗同源来说!”
“而且现在用三公九卿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荀彧拱了拱手,然后说道。
在听到荀彧的这句话,嬴天皱了皱眉头。
“不!虽然我们与秦国同宗同源,可是一味地沿用旧制,反而不好!”
“说到这里,我对各位说一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不要固步自封,永远只看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只会吃前人留下来的那些东西。”
“毕竟这些东西到最后总会有吃完的一天的!而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永远不知道除了我们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比我们要厉害的国家!所以我们心中要常怀谦逊,向他人学习的心。”
看着嬴天脸上那严肃的表情,在场所有人都将他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之所以嬴天会在这个会议上面提出这一点,那是因为他想起了妖清后期那谜一样的操作。
总是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物产丰盈。因此将自己的国门紧紧的闭着,不去了解外界的事物。
全然不知道世界的转变,等到发现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之后那个齐宣皇后更是吼出了向十一个国将单挑的话来,以为自己真的比秦始皇厉害了,人家单挑七个国家,自己单挑十一个国家。
可谁知道到最后面被打的屁滚尿流,最后还逃出京城,害怕被这些国家给抓住,成为阶下囚。
现在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早,所以如果从他做起的话,未必不能培养以后的华夏人身上有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就算到后面自己所创立的朝代覆灭了,那也算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种福泽。
“我等明白了,请公子放心!”
在场的人齐声回应了嬴天的话。
“好了!话我已经说到这里了,现在还是聊回正题吧!如果采用三公九卿制的话,那实在是太过麻烦了。”
“所以我打算采用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户部,掌天下财政、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婚姻、钱谷、贡赋等,所属有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
“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所属有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
“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选授、考课、主持武举,以及军令、军籍和中央一级的军训,但并不直接带兵。所属有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并平议国家之禁令。其属有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和国家农、林、牧、渔业之政,以及诸司官署办公所需纸笔墨之事。所属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
“六部长官称为尚书,正三品,副官为侍郎,正四品下!”
“除去六部之外,孤还要设立御史台,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部门独立于六部,却与六部平级。”
“御史台掌风闻之权;都察院掌审查之权;大理寺掌判决之权!”
听到这里在场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激动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将执政系统定下来之后,就应该划定他们的官职了。
“现在我任命诸葛亮为中书令,荀彧为尚书令,萧何为门下省侍郎!”
“而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曹参为户部尚书,寇准为礼部尚书”
“狄仁杰为刑部尚书,于谦为兵部尚书,房玄龄为工部尚书”
“刘伯温为御史大夫,法正为大理寺卿,杨士奇为都察詹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