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阳光倾洒在比试场地外的空地上,学生们鱼贯而出。
走在前面的苏瑾,神情凝重,眉头轻锁,脚步也不似往日般轻快,她素色的裙摆随着脚步沉闷地拖曳着,似承载着她内心的些许沉重。
林悦与沈月白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熟悉的身影。
孔昭贤和孔昭礼也匆忙赶来,孔昭贤一路大步流星,衣袂飘飘,孔昭礼则提着裙摆,小跑着跟在后面。
林悦快走几步,首先迎上了苏瑾,眼神中满是关切,和声问道:“苏瑾,此次比试题目是什么?你感觉自己写得如何?”
苏瑾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林老师,题目是‘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写的观点是,人皆有认知局限,而他人就如同一面面镜子,能映照出我们自身的优点与不足。”
说着,她微微扬起下巴,目光中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以古之贤君唐太宗为例,他以魏征为镜。魏征直言进谏,指出唐太宗诸多决策中的问题,像在赋税政策上,魏征指出过重的赋税会使百姓困苦,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虚心纳谏,调整赋税,从而赢得民心。
这便是从魏征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得失,及时改正,成就贞观之治。”
她一边讲述,一边不自觉地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正在朝堂上向众人进言,身体也随着话语的节奏轻轻晃动。
讲完后,苏瑾微微皱眉,有些沮丧地说:“林老师,我还从反面的例子去进行论证,但我总觉得自己在论述中还有些地方没有突破,感觉还没有把这个道理讲透。
比如在阐述如何更好地从他人的意见中汲取力量这一点上,我思考得还不够深入,没有想到特别有力的论据来支撑。
而且我发现,人在面对别人的意见时,往往会有下意识的抗拒,很难立刻从理性的角度去压制这种的反应,做到客观对待。
有时甚至分不清是该一味听从别人的批评,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中间的度好难把握。”
林悦轻轻握住苏瑾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苏瑾,你能如此深入地思考,已是难能可贵。
要知道,从他人意见中汲取力量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克服人性中的弱点。人往往会因自我保护意识而抗拒他人意见。
然而,真正的成长恰恰在于突破这层障碍。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意见时,应先平心静气,摒弃成见,以空杯心态去接纳。
就如同蔡桓公,他因讳疾忌医,拒绝扁鹊的多次劝告,最终病入膏肓。这便是不能正视他人意见的惨痛教训。
而与之相反,邹忌能从妻妾、宾客对自己容貌的夸赞中,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不实,进而反思自己,悟出治国之道,并以此讽谏齐王,使齐国广开言路,国力强盛。
这便是善于从他人意见中发现价值的典范。我们要像邹忌一样,不仅听其言,更要思其理,结合自身实际去判断。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此才能在他人的‘镜子’中清晰地看到自己,实现自我完善。”
苏瑾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林老师,我明白了。接纳他人意见确实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内心和清醒的认知。
蔡桓公的固执让他失去了挽救生命的机会,而邹忌的智慧则成就了自己和国家。
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克制自己下意识的抗拒,以平和的心态去倾听他人的意见。
当听到不同的声音时,我会先冷静思考,分析其中的合理性,而不是急于反驳。
就像老师说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哪些是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这时,一个小个子学生像个小炮弹似的从后面小跑过来,她眼睛滴溜溜地转,兴奋地说道:
“林老师,我也有想法。我觉得除了人之外,动物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呢!就像蚂蚁,它们齐心协力搬运食物,我们就能从中学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还有雄鹰,它勇敢地搏击长空,我们可以学习它的勇敢无畏,面对困难不退缩。”
她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蚂蚁搬运食物和雄鹰飞翔的样子。
孔昭礼拍拍她的肩膀,点头表示赞赏:“云瑶,你答的也很不错哦。”
叶云瑶挺直了腰杆,胸脯挺得高高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自己已然是学富五车了,她自信的点点头:“当然啦,我可是孔家学堂的学生。”
众人看到这盲目自信的可爱样子,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沈月白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在他眼中,仿佛有一束光将他们恰如其分地笼罩了起来,让人移不开眼去。
而另一边,孔昭礼问道:“比试结果什么时候出呢?”
孔昭贤回答:“我刚才来的时候已经让王皓宇去打听了。”
话音刚落,王皓宇就像一阵风似的从远处跑来,脚步急促,带起一片尘土。他气喘吁吁地说道:
“打听到了,打听到了!第一场夫子的临场论辩已经出结果了,但还是保密状态。这一场的经义比试要半个时辰后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