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生蚝(2 / 3)

天时地利人和,他几乎占尽,却仍无法自立,还要依赖一个女人。”

秦泽煜越说越气。

洛清清听后,心中明了。

秦泽煜并非看不起女人,而是对四皇子的无能感到失望。

洛清清并未继续与秦泽煜深入探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话题。

她道:“阿煜所言极是,我们与四皇子他们,终究是不同的道路。”

她微微颔首,补充道:“因此,我们的经验,或许并不适用于四皇子。”

洛清清提及那打赌之事:“关于我和四皇子打赌,你并未责怪我擅自决定吧?”

秦泽煜轻描淡写地回答:“我为何要怪你?我相信你自有分寸。”

秦泽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况且,即便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四皇子也未必敢真的来讨要那赌注。”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这些年,四皇子的所作所为,我早已看不过眼。若有机会整治他,我自然不会手软。”

洛清清闻言,不禁翻了个白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阿煜,你也说了,我们是晚辈,怎能与长辈耍赖?”

她深知秦泽煜此言,虽带有几分赌气,但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她,不让她因那赌注而遭受损失。

秦泽煜自然明白洛清清的心思,他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他深知洛清清手中的秘方价值连城,即便她不说出具体是哪一个,他也深信不疑。

毕竟,洛清清口中的“日进斗金”,已足以说明那秘方的珍贵。

这珍贵的秘诀,就这样轻易地落入四皇子秦泽煜的手中,他内心确实感到一丝不舍。

回想当初,洛清清所献的马蹄铁,不仅助他自单一雄手中换得千匹骏马与辽阔马场,更彰显了她非凡的智慧与眼光。

提及西北马场,洛清清眼中也闪烁起期待的光芒。

“阿煜,西北的骏马何时能抵达?”

她轻声问道。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时节,冬日的脚步已悄然临近。

岭南的气候湿热,正是蛇虫鼠蚁的乐园。

秦泽煜一直筹划着攻取罗州,但夏日的酷热与丛林中的瘴气,始终是他心中的顾虑。

有了去年的经验,他与洛清清一致认为,冬季才是最佳的行动时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对于洛清清而言,粮食的储备并非问题。

她试种的水稻,已成熟收割,不仅积累了大量粮食,更让庄上的农夫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他们按照洛清清的要求,精心挑选优质苗株进行驯化,以期未来能有更好的收成。

洛清清的养殖场也步入正轨,兔肉、猪肉、羊肉等肉类已实现产业化生产,足以满足秦府数万大军的日常需求。

至于盐,经过三个月的晾晒,秦泽煜手中已囤积了海量的海盐。

除了自给自足外,还有大量剩余可供外销。

糖铺的生意虽不能长久,但盐的买卖却能持续不断。

对此,秦泽煜信心满满。

他已命钱伯良打通多条盐路,海盐源源不断地运出,铜钱也源源不断地流入。

如今的秦府,可谓应有尽有。

战马、精铁等物资也都有了稳定的来源。

秦泽煜与洛清清共同制定了“冬季攻势”的计划。

从格斯山脉中驯化的那批战马,他们建立一个骑兵银行。

只待战马从西北运来,骑兵营扩充为骑兵军团之日,便是他们行动之时。

因此,洛清清对那批战马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秦泽煜收到了云峰的来信,信中提及云峰将在半个月后带着战马归来。

战马之事对秦泽煜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派遣了秦云峰去处理。

洛清清听闻此消息,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欣喜。

那上千匹战马以及后续的补给,都是她以马蹄铁为筹码换来的。

“清清,你真的打算在海上建桥吗?”

秦泽煜的询问中充满了信任,他用的是“打算”,而非质疑其可能性的“能否”。

这种信任,源于他对洛清清能力的深信不疑。

若换作他人,声称能在海上建桥,秦泽煜定会嗤之以鼻。

但洛清清不同,她的话,他深信不疑。

即使她说要修建登天的天梯,秦泽煜也会毫不犹豫地相信。

“是的,宝顶新城必须与合县新城相连。我们的府邸,不能距离内陆太远。”

洛清清解释道。

早在选定宝顶镇作为秦府驻地时,她就已深思熟虑过地形。

站在宝顶镇的小尖角处,她可以清晰地看到几里外的青云县县城。

那时,她心中便萌生了在两地之间建桥的念头,以缩短宝顶镇与县城的距离。

至于如何在没有水泥、混凝土的古代修建一座抗海水腐蚀的跨海大桥,洛清清表示这并非难事。

智慧熟知各种冷知识,即使没有现代材料,也能成功建桥。

她取出一张白纸,开始勾画自己的设计图,并详细解释了建桥的关键所在。

“生蚝?”秦泽煜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