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宋才子黄庭坚的『前世今生』(1 / 2)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011 年 6 月,北宋与苏轼齐名的大才子黄庭坚的大字行楷作品《砥柱铭》在北京拍卖会上以 4368 亿的天价成交。

这一惊人数字瞬间震惊了整个艺术界,也让世人再次将目光聚焦到这位千年前的文学巨匠身上。

然而,更令人震撼的,却是在江西修水县志中有关黄庭坚的独特神秘记载。

修水县志中所记载的黄庭坚前世今生的故事,其可信度之高,让人不禁对命运的奇妙安排充满了敬畏。

当年,年仅 26 岁的黄庭坚被任命为福州知州,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

一日,在官衙的宁静午后,疲惫的黄庭坚决定小憩片刻。

他躺在舒适的卧榻上,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在这个奇妙的梦中,他仿佛脱离了现实的束缚,走出衙门,来到了一个陌生却又似曾相识的村庄。

远远地,他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站在家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神情虔诚地在香案前祷告。

老婆婆口中呼喊着一个让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那声音充满了慈爱与思念:『女儿啊,回家吃饭吧。』

黄庭坚好奇地走近一看,只见供案上摆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芹菜面,那扑鼻的香气瞬间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他竟不由自主地端起面吃了起来,面条的口感爽滑,芹菜的清香在口中散开,让他感到无比满足。

然而,当他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时,方知是一场梦,可却是那样的清晰,嘴里甚至还残留着芹菜的香味,这让他心中充满了疑惑。

但起初,他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一场奇异的梦罢了。

可命运似乎有意要让他解开这个谜团,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同样的梦再次出现,梦境与前一日如出一辙。

黄庭坚深感此事不可思议,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决定循着梦中的道路去一探究竟。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这段神秘的旅程。

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梦中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当他终于来到那个村落时,眼前的景物让他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里的一切都似曾相识,仿佛他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他径直走向一户人家,门扉紧闭。

黄庭坚轻轻叩门,片刻后,门缓缓打开,开门的正是梦中所见的那位老婆婆。

黄庭坚急忙上前行礼,恭敬地问道:『老婆婆,您昨日为何在门外喊人吃面呢?』

老婆婆忧伤地回答道:『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她生前最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的祭日,我都会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回来吃面,年年如此。』

黄庭坚听后,惊讶万分。

他接着问道:『您的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说:『整整26 年了。』

这个数字让黄庭坚心中一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正好 26 岁,而昨天又恰好是自己的生日。

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

于是,他又询问了老婆婆女儿在世时的一些情形以及家中的近况。

老婆婆缓缓说道:

『我只有一个女儿。她生前酷爱读书,信佛吃素,极为孝顺。只是不肯嫁人,还发愿说来世要转男身做文学家。在她 26 岁那年,不幸生病去世,临终时还说要回来看我。』

黄庭坚大惊,赶忙问道:『您女儿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去看看吗?』

老婆婆手指着一间房间,说道:『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吧!』

黄庭坚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房间。

房间里的布置简单而整洁,卧床、座椅,每一件物品都让他倍感亲切。

只见靠墙处有一个大箱子,依然紧锁着。

黄庭坚问道:『老婆婆,这里面是什么?』

老婆婆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回答:『全是我女儿生前看过的书。』

黄庭坚又问:『我可以打开看看吗?』

老人家说:『钥匙不知道放哪里了,一直打不开。』

黄庭坚心中思索片刻,忽然间,一个模糊的记忆在脑海中闪现,他竟记起了钥匙的位置。

于是,他便去翻找,结果真的找到了钥匙。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全是书籍。

黄庭坚一本本地拿起这些书稿,仔细翻阅。看着看着,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书稿就是他参加科举考试时所写的内容。

此时,他终于明白,眼前的老婆婆就是自己前世的母亲。

一种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黄庭坚俯身跪拜,眼中满是泪水。

他决定将前世生母迎回县衙,终身奉养。从那以后,黄庭坚更加孝顺前世的母亲,他的德行也愈发受到人们的敬仰。

黄庭坚从小就是出名的大孝子,在那个时代,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典范,感化了一方百姓,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被后人选为二十四孝之一,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