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296章 靡靡之赵

第296章 靡靡之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国……”

“嗯……”

未央宫宣室正殿,清凉侧殿,演武堂。

站在那张悬挂于半空,足有丈余高,近两丈长的巨大堪舆前,刘荣的眉头不由紧紧皱在了一起。

赵国的战略位置,以及在汉家军事、政治方面的战略地位,都无疑是极为特殊的。

从初代异姓诸侯:赵王张耳,到之后,凭借尚鲁元公主软着陆,得以废王为侯的二世赵王、宣平侯张敖;

再到被吕太后先后阴谋害死的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赵恭王刘恢,以及吕太后所封的吕氏赵王:吕禄。

及至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再封赵幽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

待先孝景皇帝即立,以晁错一纸《削藩策》为刀,削夺赵国常山郡,以至于赵王遂怀恨在心,于吴楚之乱爆发之后起兵响应,并最终兵败身亡。

——自有汉至今,不过五十余年,汉家历经张、吕、刘三姓,共七位赵王。

除了最开始张耳、张敖父子,其余五人,无一善终。

有人说,赵国风水不好,无论是谁,只要被封去了赵国,就必定不得好死。

但想想就知道:如果真的有这么邪门,那汉家的历代宗亲皇子们,也就不会削尖了脑袋,图谋被封去赵国,好见识一下燕赵歌姬的风韵了。

事实是:作为诸侯封国,赵国,几乎是仅次于梁国,以及完整体齐国的优质封土!

虽然赵国多山丘,耕地稀少,但幅员辽阔之下,也终归不算太差;

而赵国的地理位置,也勉强算是四通八达,位于东西、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想不繁荣都不行。

只是如今汉室在北方的战略重心,以及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战时,赵王可无诏调用燕、代、赵三国兵马,以备胡于外’的规矩,让赵国这个原本相当不错的优质封土,多了几分政治风险;

对获封为赵王的那位宗亲皇子的政治水平、政治原则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早自太祖高皇帝开始,让谁去做赵王,就已经成为了长安朝堂头疼不已的大难,且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也依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太祖高皇帝放下了废储另立的打算之后,决定让自己最喜欢的儿子:皇三子刘如意为赵王。

在刘邦看来,三子刘如意,无疑是自己最为出色、最能肩负起赵王重担的儿子。

只是刘邦没有考虑到的是:赵王,本就手握对燕、代、赵三个戍边王的战时指挥权,对于长安朝堂——对于天子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军事威胁!

再加上刘邦所封的赵王刘如意,曾有过‘争储夺嫡’,甚至险些成功的政治履历;

这使得刘如意这个赵王,在孝惠皇帝刘盈一朝,成为了绝对不可信任的重大隐患。

世人只知:太祖刘邦驾崩之后,吕太后无时不刻不在盘算着弄死赵王刘如意,并最终成功了!

孝惠皇帝刘盈,则日夜将刘如意带在身边,加以保护,最终却还是被母亲吕太后得手。

却无人曾想过:刘如意堂堂赵王,为何会在长安?

孝惠皇帝以‘保护’之名,夜以继日的将刘如意带在身边,保护确实是保护到了——至少是保护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孝惠刘盈,当真就没有一点‘软禁’,甚至是将刘如意控制在眼皮底下,以免赵地生变的意味在其中吗?

在刘荣看来,这件往事,很值得回味。

吕太后对刘如意的恨,或许源自太祖皇帝年间,戚夫人争宠,并为刘如意图谋储君之位;

但作为政治人物,吕太后应该很清楚:单只是一个‘曾争储夺嫡’,尤其还是被母亲在背后遥控着夺嫡的皇子,在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后,是无法对自己的儿子——对已经即皇帝位的孝惠刘盈,造成哪怕一丁半点的威胁的。

就说如今,刘荣面对曾经争储夺嫡的幼弟刘彘,又何曾有过‘我得把胶东王太后做成人彘,再把阿彘活活毒死’的念头?

说到底,先帝已经驾崩,刘荣的屁股已经坐上了未央宫宣室殿的那方御榻,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先帝皇十子刘彘,就已经无法对刘荣造成任何威胁了。

一个没有任何威胁的弟弟,刘荣难不成还要去针对、去为难,甚至为了泄私愤去把人弄死?

刘荣显然没有这么蠢。

自然,吕太后,也不大可能比刘荣蠢。

在刘荣看来,无论是吕太后削戚夫人为人彘,还是毒杀赵王刘如意,其真正的原因,都是因为刘如意这个赵王,威胁到了孝惠皇帝统治下的刘汉社稷。

——刘如意,确实是太祖刘邦的好儿子,太祖一朝最合适的赵王人选;

但与此同时,刘如意却绝非孝惠刘盈的好弟弟、绝非孝惠皇帝一朝,最适合做赵王的那一个宗亲。

为免赵国生变——为了避免有朝一日,赵王刘如意扯着太祖皇帝的大旗,以‘备胡’之名调动燕、代、赵三国的戍边军,南下对长安朝堂造成威胁,吕太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至于孝惠皇帝,大抵是不愿意采取那么过激的手段,只想通过软禁之类的方式,通过控制刘如意这个个体,来确保赵国的安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