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活该!
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将伊稚斜这个狼子野心的逆贼,扼杀在还不具备对自己产生威胁的能力之时。
但现在,军臣不再会这般鲁莽行事了。
所以,对于汉人主动出击,反守为攻的事,军臣确实是认认真真考虑过。
而且是在断定汉人没那个能力和胆量之后,依旧决定‘抛开事实不谈’,以‘汉人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风,就是主动出击了’为前提,推演过汉人的行动。
而在军臣曾经的推演当中,汉人如果出北地,谋夺河南地,那第一步:横渡大河,就需要花费至少十天的时间。
这还是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单就是无压力、无干扰过河一项,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若是渡河过程中,被河南地的匈奴游骑发现,潜渡大河的汉人,当即便会遭遇一场渡河阻击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即便在匈奴骑兵遮天蔽日的弓羽齐射下,依旧幸运的将大半兵力送到大河彼案,送到河南地,接踵而来的,便又是一场背水之战。
淮阴侯背水一战,无论是在中原还是草原、在汉人心中还是游牧之民眼中——乃至后世人认知中,都是一场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
但这个案例之所以经典,恰恰是因为这一招的难度,达到了只要成功,就必定名垂青史的程度。
就好比如今汉室,将官们每每提及淮阴侯背水一战,无不是交口称赞,甚至是惊叹叫绝;
可你若是问他们:诸位将军,愿不愿意打这么一场背水之战?
只要打赢,就能和淮阴侯齐名哦!
恐怕十个人当中,十一个人都会慌忙摆手道:我可没淮阴侯那么大的本事,万万不敢冒这么大的险。
最主要的是:淮阴侯背水一战,和项羽破釜沉舟一样,都是主动选择。
项羽破釜沉舟,并非是被敌军弄坏了釜、舟,而是项羽主动下令打烂饭锅、凿沉渡船,主动断掉大军所有的后路和退路,以向死而生!
淮阴侯背水一战,也并非被敌军围追堵截,硬生生逼到了水边;
而是为了诱敌出击,主动将军队移到了背水之处——刻意将本部置于不利的战略处境,以引诱坚守不出的敌军出战。
在这个过程中,淮阴侯并非只是单纯下令:都跑到河边,背对着河水,和出击的敌人作战,然后就什么都不管了。
而是从始至终,都在高频次的探查敌方动向,并微操不断,始终保持对战场的实时掌控;
计谋达成,成功诱骗敌人出击之后,淮阴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大军从‘背水一战’的恶劣战略地形中移出来!
即便这部分‘背水一战’的军队,仅仅只是诱敌的鱼饵,并非淮阴侯部所有军队……
话说一箩筐,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主动背水一战,华夏上下数千年,愿意这么干,切有能力干成的人,包括淮阴侯韩信在内,至多不超过五指之数。
至于被动背水一战——被敌人逼到临水之处围攻,却是连淮阴侯韩信,都绝不愿遭遇的噩梦。
类似的案例,汉家也不是没有过。
——汉四年,汉王刘邦纠集诸侯联军足五十六万兵马,攻打楚王项羽的都城:彭城,大破之;
听闻都城被破,正在齐地攻打齐王田横的项羽当即折返,率精骑三万回师。
恰恰是这区区三万轻骑,便在霸王项羽的率领下,将刘邦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杀的丢盔卸甲。
一路追杀到睢水,堂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竟被霸王项羽率领的三万轻骑,逼到了‘被动背水一战’的境地。
结果如何?
史书载:太祖刘邦渡河逃遁,左右随从百十人;
所部大军,战殁、溺死者无算;
睢水为之不流。
这,就是被动背水一战——被逼到背水一战的境地时,九成九会发生的事。
某水为之不流。
无论你有多少兵马,有多么强悍的战斗力,一旦被逼到背水而战,你部下战死、淹死的将士尸体,都能将你背后的这条河流,堵得‘为之不流’。
当然了,如果你的演讲天赋够高,能够充分调动麾下将士的情绪,让将士们明白你们的处境,已经到了不成功,便非成仁不可的地步;
那你说不定还真有那么一点可能,就此激发将士们的求生欲望,从而成功战胜敌人。
项羽破釜沉舟,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
可华夏上下千百年,有几个项羽?
又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有这个口才、有这个号召力,同时又有与之疲惫的谋略、武力?
再者,即便你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切,如果有的选,谁又愿意选择这种开局自断四肢,笃定自己能用唾沫把敌人淹死的地狱开局?
而这,恰恰是军臣断定:即便汉人成功渡河,汉人的军队真的踏上河南地,也依旧无法对河南地造成威胁的依据。
——背水一战,九成九会败,而且是被全歼!
剩下那零点一成,即便胜了,也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根本无法继续采取进一步行动。
于是,军臣断定:汉人若图谋河南地,那就是渡河十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