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小少爷。"司机答应得干脆。一踩油门,开车而去。
小陈记者自言自语地道:"黄老?哪位黄老?"
想不通,他就继续在报摊摊主的白眼下继续叫卖,脸皮厚得像城墙。
陆明珠和谢君烧在陈总编的陪同下从大厦中走出来,看到小陈记者如此卖力,忍不住对陈总编笑道:“得给他加薪。”
听了陆明珠的话,陈总编一笑,"没必要,都是他应该做的。"陆明珠和谢君烧又看了小陈记者一眼,上车离开。
自始至终,谢君烧都陪着陆明珠,没想到去自己公司看一眼,被他公司的职员撞见,只能干瞪眼,有这样一位爱偷懒的董事长,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可真不容易。
谢君烧装作没看见。
陆明珠想起自己常用的稿纸快没了,明天还要继续写文,就在他的陪伴下到书店买稿纸和墨水,结果撞见许多人排队买书,几乎堵住书店的大门。
“买什么书啊?最近有什么好书吗?”陆明珠好奇地问。
一个白衣黑裤梳着一根大辫子的女佣回头看她一眼,回答道:“买《刀客》,我们小姐要看《刀客》,还得买十套,我们老爷也要看。”
陆明珠怔了一下,"你们老爷是哪位?"
/>该不会是昨天来参加她生日晚宴的人吧?
女佣骄傲地挺了挺胸:“我们老爷被人称为东南亚糖王。”
“是陈丰陈先生。”陆明珠想起只见两面的老先生,"要买书的就是陈婉陈小姐了。"
女佣咦了一声,"你怎么知道?"
起先觉得陆明珠排队买东西不像千金小姐,这话问出口后,她仔细一打量才发现眼前这位小姐漂亮得不可思议,衣着打扮尤其华贵。
陆明珠莞尔道:“我还知道你们小姐买书是因为黄和黄老喜欢看。”
“您昨天一定参加过陆小姐的生日晚宴。”女佣一口断定,“老爷和小姐确实是这么说的,今儿一早还叫我买《明珠日报》呢!《明珠日报》就是陆家小姐创办的报纸,很多大户人家都开始订这份报纸了,包括我们家,我们家一个月订两份。"
她是上午跑了两家书店没买到《刀客》,下午才又来这家书店的。
结果,排队中的好几个自梳女佣纷纷插口:“我们也是,老爷太太参加完陆家小姐的生日晚宴,又要买书,又要订报纸。"
书是《刀客》,报纸是《明珠日报》。
作为当事人的陆明珠和谢君烧对视一眼,赶紧溜了。再不溜,都不好意思了。
陆明珠示意谢君嶙把带来的大字递给他。
陈总编接下的同时问道:“这是什么?”
“黄和黄老的题词,做成招牌挂在咱们报社门口,另外就是作为我们《明珠日报》的报头。”陆明珠如此打算。
陈总编蓦地睁大眼:"黄和黄老?著名书法家黄老?"
陆明珠点头一笑:“是的,是他老人家的亲笔。”
>
“真是黄老亲笔。”他见过黄老的书法作品。
陆明珠得意地道:"招牌和报头做好后,你可得还给我,我要好好收藏。"陈总编明白,"您放心。"
他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将这幅字卷好,用原来的红丝带扎好,放进书柜里锁上,准备明天去做招牌和报头,今天是不行了。
现在已近傍晚,时间不够。
因《江湖风云录》才刊登第一章和第二章,所以陆明珠没问反馈如何,和谢君嶙坐下喝杯茶,交代完事情就准备离开。
刚走出陈总编的办公室,突然闯进几个人。
吴公子和他的两个好朋友张晖、李柯,并未注意陆明珠和谢君巉,三人找工作人员问道:“你们报纸刊登知微的新作品,我们今天才知道,没买到第一期报纸,现在还有吗?"
“有!”被叫住的小陈记者声音十分响亮,"你们买几份?"
吴公子掏钱:“一百份。”
他要支持知微的新作。
三个人分一分,再收藏几份,一百份就差不多了。
小陈记者动作麻利得很,很快数出一百份报纸打成捆递给他们,“承惠5元港币。”吴公子给他10元,他找回5元。
吴公子等人没觉得他黑心,高高兴兴地抱着报纸离开。
小陈记者则将钱上交,"社长、总编,我觉得第一期报纸剩下的这两千多份很快就可以卖完,要不我去门口叫卖一番?"
陈总编无语,"你闲着没事你就去。"就当是为报社创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