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下达,汇聚在大明南京城的一众藩国军队开拔。
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随军的还有大明禁卫军的一只部队。
……
大明光复四年,九月底!
大明对奴儿干都司的北伐战役基本宣告结束。
后续的建设队伍迅速跟进的同时,也就只剩下了一些收尾工作。
具体战报被用飞剪船送到了釜山,然后又通过电报线,一路传达到了南京城。
最后被呈递御前!
朱宏煜翻看着战报,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哈哈,好!”
“不错,不错,干的不错!”
“……”
朱宏煜对于王光汉等人在奴儿干都司方面的战绩,完全不吝啬于溢美之词。
很显然,他对王光汉等人的表现,非常的满意。
自大明光复四年五月底正式开始算起,王光汉等人用了三个月时间,拔掉了罗刹人的大型据点三座,分别是雅克萨,尼布楚,以及鄂霍茨克。
除此之外,还拔掉了小据点二十二座。
歼灭敌军二千一百余,俘虏敌军三千四百余。
其中的俘虏多为妇女儿童!
光是看这些数据,可能会觉得明军此次北伐的战果也不过如此,攻城拔寨没多少,杀敌俘虏加起来也就几千人。
但要知道的是,明军此战扩土近百万平方公里,差不多那就是一个东三省的面积。
这已经是很大的功绩了!
虽然说西伯利亚那地方确实是苦寒了些,但资源丰富也是真的。
如果朱宏煜没记错的话,他好像记得西伯利亚那地方也有金矿来着。
但具体位置他就不知道了!
沉吟一阵,朱宏煜开口说道。
“传令召集内阁诸位大人,商议奴儿干都司的治理以及移民事宜!”
朱宏煜话音落下之后,没多长时间内阁的那些实权人物便都来到了御书房外求见。
朱宏煜命人将臣子们通传进来,然后下令赐座。
做所有人都坐下之后,朱宏煜开口说道。
“北方的战事暂且结束,王光汉所部不负朕望,成功收复了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光复了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
“收复了当年太祖成祖的故地!”
“但是要收复失地,光军队打下来没用,还要官员派出官员进行实际的治理才行。”
“对此,诸位卿家可有教朕?”
朱宏煜话音落下,白发苍苍的老臣刘同文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老臣有话要讲!”
朱宏煜微微颔首道。
“卿家畅所欲言便是!”
刘同文闻言,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老臣认为,我大明若要恢复奴儿干都司,在内地百姓移民之前,或许可以先在奴儿干都司进行军屯。”
“由朝廷提供种子农具,让军队在训练的同时进行屯垦,便可以让军队自给自足,减少朝廷往边关运输的辎重数量,减少朝廷在维持边疆的投入。”
“进而保持我大明在奴儿干都司的军事存在!”
朱宏煜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古今中外无数的历史证明,对新占之地进行军屯,确实是能最快将新占之地消化的方法。
当年的强汉盛唐为了在西域保持军事力量,就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屯的。
但朱宏煜有些担心,他要是现在对奴儿干都司进行军屯。
会不会最后再把军屯再搞成卫所的翻版呢?
思虑一阵之后,朱宏煜觉得不会,打消了自己的顾虑。
当年的卫所制的根本其实并不是军屯,而是世兵世将制。
卫所兵战力的败坏,也正是因为如此。
卫所制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时候的卫所兵家家有军田,卫所兵打仗是为了自己而战,为了自家的田地而战,那战斗力自然强大。
老朱同志也正是靠着这些人人有田的卫所兵,成功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将蒙元驱逐到了关外。
但是,等到了明末的时候,卫所内部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各卫所的卫所兵都变成了上边的将官的佃户!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就崩坏了。
难不成你还能指望一群佃户上了战场之后,会为了保护主家的田地而奋勇厮杀吗?
那不是扯犊子吗?!
但是,要清楚的一点是,明末的时候,明军的战斗力两极分化情况非常的严重。
强的如明军将领的家丁亲兵,营哨战兵,那是能够和满清的八旗厮杀的不分上下的。
弱的如卫所兵,那在战场上几乎是一触即溃。
别说满清的八旗兵了,他们甚至连流寇都打不过。
所以说,明末时候,败坏的只是卫所制,而不是募兵制。
而现在的大明,却是整体采取的募兵制。
而募兵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可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不至于完全败坏的。
哪怕是用募兵进行军屯,只要轮换得当,军队的战斗力依旧可以得到保证!
……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