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法家为体,儒家为用
淳于的小插曲过去,皇帝摆了摆手,
“继续刚刚的话题,如果没有意见就按李武说的都焚了吧!”
这时,大皇子瞥见云风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心中不甘的站出来说道,
“父皇,云风博闻强识,既然统一思想是老三提出的,那么就让我们听听老三的意见,让老三做一个结论吧!”
便想借此机会将这个棘手的问题抛给他。
他言辞恳切,仿佛真心实意地在为云风考虑。
皇帝闻言,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云风。
“云风你怎么看!”
朝堂上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这位年轻皇子的身上,等待他的发言。
怎么看,我拿眼睛看,云风死死的瞪了一眼大皇子!你再这么助攻下去,我怕真有一天黄袍加身啊!
“回父皇,我才疏学浅,我怕我说出来的话,太惊世骇俗!我还是不说了吧!”
云风一脸怕怕的表情,往后退了几步!
皇帝显然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回答,他眉头紧锁,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
“说!”
云风知道,此刻的自己已无法再回避。他挺身而出,声音洪亮而坚定:
“儿臣以为,应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刻所有人都是一愣,
好家伙!淳于白死了!这是朝堂众人的一致想法!
而朝堂中那堆博士宫的儒生则目光灼灼的看着云风。
他们也没想到刚刚儒家最大的对手,居然转过头来支持儒家?这个世界太魔幻了,他们都有点反应不及时!
“殿下是何意思?”李武坐不住了,眼瞅着焚书将成,法家就要一家独大。
而他也有机会官至丞相之时,居然出来如此幺蛾子!
“字面意思啊,我认为,法家以为体,儒家以为用!这才是最适合我们大夏的制度!”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掀起了一阵波澜。王观也忍不住站起身来,急切地请求云风详细解释。
“请殿下细说!”
如果说朝堂之上最看不得李武崛起的人,就是王观了!
“我大夏以法治国,法律确实规定了百姓什么不能做,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百姓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云风顿了一顿,看到大臣和皇帝都点头表示理解,便继续阐述道。
“而儒家思想,则是告诉百姓应该做什么,什么可以做。这样,法治为本,儒治为用,体用一体,二者相辅相成,方为上策。”
众儒家学者闻言恍然大悟,他们为何之前没有想到这样的道理呢?
与其与李武等法家代表人物斗得你死我活,不如先让儒家在大夏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
然而,就在儒家学者们暗自窃喜之际,云风却话锋一转,说出了一句让所有儒生都跳脚的话。
“当然,我所说的儒家并非现在的儒家,而是融合了百家先进思想的新儒家。”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般在朝堂上炸响。儒家学者们惊愕不已,他们无法接受云风这样的观点。
“妖言惑众!”
“胡说!”
“你这是枉顾圣贤!”
……
愤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朝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皇帝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盯着云风。其实,他不喜欢儒家这事是众所周知的。
“为何你偏偏选择儒家?
云风神色自若,他深吸一口气,既然今天风头出的已经够多,就不在乎再多一点了!
“父皇,儿臣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
其他学派多沉浸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中,而孔子与其弟子则不同,他们周游列国,广泛汲取各种思想精华,并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和时代变迁做出相应调整。
这种灵活性和包容性,使得儒家思想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朝堂之上,云风的话音未落,便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简直是胡言乱语!”
“这是对圣人的侮辱!”
“妖言惑众,其心可诛!”
……
愤怒的斥责声再次此起彼伏,保守的儒生们纷纷出言反驳,他们认为云风所言是对儒家思想的亵渎。
摆明了就在说儒家是群投机分子,是群随风倒而又慕强的墙头草。
“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说完。我并非在贬低儒家,反而是在赞扬他们的智慧。
孔子与其弟子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他们具备极高的政治觉悟和应变能力。
他们识时务,懂得顺应历史潮流,这正是儒家思想得以传承千年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那些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学派,又怎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呢?”
当然,云风心里想的却是儒家那群人说的好听一点,他们那叫识时务,说的不好听一点,他们就是那墙头草!
云风的这番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
有人赞同他的观点,认为儒家思想的确需要与时俱进;当然也有人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儒家传统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