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赋
每个人都不一样,虽然从外观来看,就是高矮胖瘦,但时间拉开,差距很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要相信独一无二的自己。学校的科目就理科和文科,充其量就是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从初中到高中就九课。所以从态度和学习习惯来说,有认真学的,有拼命学的,有混日子的。学霸的学习习惯,不但系统良好,而且学习能力强大。
从分数区间,以650分为总分。在0分的是直接弃考的,在0-200分的是玩运气的,靠的是感觉。没什么技术性含量,就是看那个答案有感觉就选择那个。而常规考试一般选择题选B或者C的中奖几率很大。从200分到400分属于混日子的水平,这个水平只需要按时老师的作业,甚至于抄作业都行,上课只需要跟着节奏走,不需要太认真也行。
400分到500分这个区间,属于中分段,需要点点努力,但不需要拼命努力,比混日子的多一点付出就能达到,而且根本没有达到天赋区域。属于做了就会有的必定事情。这个区间的压力并不大,因为对手只是稍微努力了一下下,困难级别并不大。
500分-600分这个区间,就需要很努力了,因为这个区间属于高端局了。需要一定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很多努力才堆的起来,但还是不需要拼天赋。因为高端局,只要基础文化学扎实了,加上很努力的刷题,上课做好笔记,比中端局的同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稳住。基础文化扎实,加上一点难度的题目会了,基本就稳定在高端局了。
600分往上就属于压轴局,难度会以几何倍数增加。不但要求基础文化会,高难题也要稳住的前提下,还需要解决压轴的题。而数学和物理的题目本身就很困难,一旦过了送分题,难度就会几何的增加。压轴题单纯的为了国内的最顶端的名校学生升学准备,所以针对学霸量身定制的题目。涉及的理论体系不但庞大,而且复杂。特别是数学,就那么几句话,几个公式,但证明去证明来,满满一大把数字公式。而且错一个公式就遭。所以不但要努力完成基本学科,还要有天赋,有极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看穿老师出题的目的,然后一个公式套另外一个公式,直到算出结果为止。
所以因为学科不多,就分为理综和文综,九门学科。然后就会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造成不同的分数差距。而分数差距可以拉到巨大。0分到500分的一抓一大把,而600分往上就少的可怜。更常见的是成绩猛的涨或者猛的降,然后还有对于极个别科目超级热爱,以及讨厌老师的,所以偏科生。一些科目优秀,一些科目糟糕,反复的浮动。
学校的所有课程,只要掌握了基础,加上一点努力,上课认真听课,成绩基本差不到哪里去。只要别带情绪上课。因为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是可以靠努力来弥补差距的,只要不涉及到专业的顶端研究,基本都能会。因为书本的知识是对应学生的等级量身定制,而且还有大量的书籍提供资料,实在不行用电脑和手机也能明白原理,再不行最后一条路找老师也能解决问题。老师虽然不能解决全部的学科问题,但对于本专业的问题绝对能解决。
只要态度端正,是真的想学,方法很多,当然不想学,混日子的方法也很多,只在于自己。高考是人生的必过的一个阶段,能定义一些事情,却不能定义一辈子,因为一辈子太长,仅靠高考还是多少有点难。而且人生一世变化无常,谁也不知道社会的焦点会在哪里,教育虽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其他的事情也重要。
全科都能学的学霸,属于极少数,科目分数平衡的占大多数,偏科小王子也占少数。在学校因为只有九课,所以只能看到九科的学习结果。然后还是大量的理论的考核结果。经过了初中和高中的文化学习,到了大学,很多学校都是讲究自学,没的什么老师会管,想管也管不了。说不定自己的学生比自己都厉害,毕竟术业有专攻,徒弟不一定不如师傅。
美术,健身,跳高,舞蹈等等的附加学科,在初中和高中基本没什么亮点,因为初中和高中是文化理论学习的高度强化期,为了考试,而设计的理论,但一旦考上了大学,涉及到的理论就少了,大学很多都是开放式学习。所以附加学科就慢慢有了成绩。
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也并不是每个都必须要读书考试做研究做到低,但多读点书是没的错的,毕竟多懂点知识还是需要的。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只以九科为考核肯定会压制很多人。九科考核只以分数为评定系统,只看着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但大学不一样,大学的理论考核虽然也有,但不是以理论考核为唯一指标,所以变化会很大。
附加科目的选择很多,自己喜欢哪科,愿意去研究,当然会有好的结果,也有直接出去工作体验社会的大学生,提前经历社会的事情,也在不断的试错,不断的换职业,以最短的时间体验很多,知道那些行业自己喜欢,或者反感,以及自己能不能做出结果,心里都有一个估量。也有一类超级牛的大学生,超级有文化,超级有能力,直接从屋里弄了点钱,或者自己出去找工作挣第一笔资金,然后自己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