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借命
当日下午,温成华如约而至。
我将他请至休息茶室,姐姐已煮好江南购回的龙井,她对温家华点点头像,便到外间去了。
温成华礼貌致谢,缓缓地坐下。
捧着茶杯的他,精气神果真比两个星期前,差了一大截,脸上有焦急和茫然的神色。
我温和道:“温先生,凡是您知道的,拜托都不保留地告诉我,涉及事主隐私,我的职业操守向您保证,您的讯息绝不外露。”
他推了推无框眼镜,长叹一声,面带无奈道:“闵师父,您猜得不错,确有隐情,便是出在我的高祖父!”
涉及到家中族老,他有些艰难地开始讲述。
这一段离奇往事,是幼时自他父亲处听来的,时隔上百年,却仍触目惊心,我认认真真地听着。
温成华的高祖父即温才亭,出生在晚清的光绪年间,自幼天资过人,少年时便展现了出色经商天赋。
在民不聊生的乱世,他的目光精准投向了进出口贸易,尤其是河运与海运的领域,他曾出入东洋、南洋,累积下丰厚身家。
考虑到自己父母年事渐高,他毅然结束了漂泊,转战距离河北老家较近的天津,从事河运生意,事业经营地也很是红火。
不曾想,民国四年,温才亭竟不幸身染肺结核,很快便出现晕厥和咳血的状况。
此病在当时属不治之症,温才亭的家人不舍重金,遍请名医也无济于事!
感应到自己恐怕寿数将至,温才亭十分忧心,他有蒸蒸日上的河运生意,幼子尚无法承担继承责任,此时病逝家业必然凋零。
何况,作为家中最能干的孩子,他是整个家族的骄傲,背负着巨大的期待和依赖。
他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妻儿,还有需他接济过活的耆老、同宗亲戚们。
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温才亭从不同的门路开始想办法,偶然间,从探望的老友处得知。有一位云游道士,最是神奇。他本事了得,能断古今、能预知吉凶祸福,为人消灾弥难,还能延年益寿;就是看事儿法金高,通常只与富人结缘。
温才亭赶紧托人赠与重礼,央求友人找来了云游道士。
他对道士呈上丰厚酬金,道士十分愉悦,测看生辰八字后,他却面色凝重地打量了温成华一阵。
有些遗憾道:“温老板,是您的大限快到了。”
温才亭两眼一黑,忙抓住道士哀求着:“大师,我还有未竟的事业和一大家子,实在不能就此离去啊。恳请您想想办法……”
道士沉吟片刻,盯着他:“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就是损阴德,您若愿意,法金添上些许,我便相助。”
那道士的法子,却是通过邪术,篡改活人寿命后,再续到大限将至的温才亭头上,即是我们民间所说的“借命”。
温才亭低下了头,沉默许久。不愿早早死去的心态最终占了上风,他追加了为数不小的法金,答应了“借命”。
可是找谁借呢?
云游道士将目光瞄到温才亭店铺门前侧方,一位叫做周品如的破落说书人身上。
周品如本是晚清秀才,但他不走运,科举之路屡屡挫败,直到清亡,家徒四壁的穷书生,失去了改变命途的唯一道路。
生计所迫他做了一名说书先生,摊位设在时为繁华商业街,温才亭铺面的侧前方。
但说书小摊的生意淡得可怜,过路人步履匆匆,却没有几人愿意在周品如摊位停留和付赏钱。
道士称,周品如家计清贫,若是温才亭愿以银钱作为补偿,他早早将命续给温才亭,倒也不十分亏。
一心求生的温才亭,此刻将云游道士认作拯救自己性命的活菩萨,尽管心里也有歉疚,但他咬牙想着,这或许就是穷人的命!
他不动声色请来周品如来店里吃饭,周品如受宠若惊。
温才亭道:“你生活不易,咱们在一处谋生,理应多照应。”
丰盛的酒菜招待后,温才亭还让小工为周品如装上一些稻米、火腿、猪油、腊肉等食物,让他带回家再吃。
周品如感叹自己交上好运,遇到心地仁慈的富商老板。
当夜,他带着快乐的醉意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处十字路口,他朦胧看到一个大大的木盒子。
走近一瞧,竟是一尊精美的漆红木雕花盒子,这盒子可值不少钱呢!
他好奇打开,惊得更是说不出话。
盒里,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摞摞的银元!是谁把这样多的大洋扔在这儿呢,周品如犹豫着环顾四周,黑夜的街巷空无一人。
“果然天下无绝路,我周某人今日还真走运!……”
周品如不住感叹着,将那盒银元小心捧起,连同温才亭赠与的吃食,他吃力却开心地抱回了家。
望着周品如已逐渐远去的背影,围墙后站出了两人,将刚才的情形看了个明白,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云游道士和温才亭。
温才亭的心情亦很复杂,原来那一盒银元,是作为云游道士法事中的一个“引子”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