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6 / 12)

也纷纷发表感想:

“这样的官家值得我们尊重。”

“要是我们的官家也跟景帝陛下一样该有多好!”

“像?直接让景帝陛下当我们的官家不好吗?就像光幕里那样,直接附身!”

“可他是明朝的皇帝……”

“明朝的皇帝又怎么样?之前景帝陛下看起来就不像想回去的样子!”

“你说的有道理。”

-

明·宣德时期

“怪不得会是景帝……”朱瞻基喃喃,“景,真的很适合他。”

“小皇子很优秀。”杨士奇感慨,心中的惋惜更甚。

未来的朱祁钰确实是个不错的皇帝,只可惜……可惜他并非皇太子。

如今的宣德朝众臣都很好奇,小皇子尚且如此,那太子以后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会比小皇子更优秀吗?

-

明·景泰时期

看着比以往更加耀眼的朱祁钰,于谦既骄傲又遗憾。

景泰陛下越来越优秀,可陪着他成长的却不是景泰朝的人。

其他的大臣们心里面也很不得劲儿,明明是他们自己的皇帝,但现在他们却只能看着陛下去做别人的圣明天子,这滋味谁懂?

-

明·万历时期

“景泰陛下,居然是这样的吗?”冯梦龙心情有些微妙,“感觉真人跟书里写的还是有差别。”

“丹青难写是精神。”汤显祖道。

“也是。”冯梦龙没再纠结,权当自己又长了一次见识,“也只有这样的景泰陛下,才能在那般危险的情况下力挽狂澜。”

明·宣德时期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刚从宫人手中接过自家小儿子的朱瞻基下意识低下头,他对着怀里吐泡泡的奶娃娃上上下下看了好几眼,而后无比赞同地点了点头。

说得没错,的确很可爱!

-

明·洪武时期

很突兀的,朱棣收到了包括自家老爹在内的无数或惊奇、或疑惑、或诡异、或兴奋的眼神。

“老四,这是你家的孩子?”朱元璋好奇地打量着自己的四儿子。

“四哥,这么温柔的孩子真的是你的后代?”朱橚也表示怀疑,虽然自家四哥也不能说五大三粗吧,但跟温文尔雅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这祖孙俩人看上去一点都不搭调啊!

朱棣笑笑:“他很坚韧,不是吗?”

众人沉默。

是啊,朱祁钰表面或许是温和柔软的,但这一路看下来,他对收复河山这件事一直是坚定的,他始终站在北伐的将军们身后,做着最强劲有力的后盾。在开封城下,在那个宋人魂牵梦萦的故都门口,他可以不惧危险跟到战场,和大家一起面对那场意义重大的收复之战。

他骨子里有着老朱家人一脉相承的坚韧。

【愉快的济南之行以朱祁钰收了一个叫辛弃疾的小尾巴结束。因为辛弃疾的家人没有异议,所以朱祁钰毫不犹豫地把辛弃疾打包带回了皇宫,美其名曰给太子找个玩伴。

快十八的赵昚:……

您确定他喜欢跟我这个无聊的大人玩?】

-

南宋·孝宗时期

坐皇帝怀里吃东西,找太子当玩伴,这什么奢侈待遇!

辛弃疾实名表示羡慕。

赵昚也羡慕。

皇帝爹亲手把人才往孩子窝里送,这什么神仙待遇?

【雨季,南方发生洪灾,有名地方官员在未得上级许可前私开粮仓赈灾,弹劾的折子呈到了朱祁钰面前。

朱祁钰并不着急看折子,而是先把赵昚叫到跟前,询问赵昚对这件事的看法。

“事急从权,有这样心怀百姓的臣子父皇该感到高兴才是。”赵昚回答。

“是啊,朕该高兴。以前朕也遇到一个同样的人,只是如今大抵是再也见不到他了。”朱祁钰眼底流露出怀念,“太子,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以后要好好珍惜那些为国为民的臣子。”

赵昚连连应是。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奏疏。当看到被弹劾者的名字时,他眉头一挑,玩笑道:“哟,原来是世界主人陆游来了。”

“什么世界主人?”赵昚不解。

“没什么。”朱祁钰的视线从奏疏上移开,道,“朕只是想到了两句诗。”

“啊?”赵昚有些跟不上朱祁钰跳跃的思维,“哪两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朱祁钰关上奏疏,随手放到了一边,“以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孝宗时期

作为“世界主人”本人的陆游心情有些许微妙,他之前还好奇过那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谁写的,没想到就是自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上面的自己已经不用再写这句诗了,挺好的。

-

明·景泰时期

王竑静静看着光幕,眼里闪着如星辰般的光。

陛下,还念着自己啊……

【政务不忙的时候,朱祁钰会带着赵昚和辛弃疾在开封城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