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罗明静身死汤阴县衙
汤阴县城,虽无汴京之宏阔,却也不失为一方颇具规模的城池。在李振这些年呕心沥血的经略下,它已悄然成长为这个时代中坚力量的一员,中型城镇之名,实至名归。
当宋军的铁蹄终于踏破城门,踏入这片土地时,迎接他们的并非预想中的顺畅无阻,而是李家军精心布下的死亡迷宫。街巷之间,伏击与反伏击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每一道转角,每一块石板下,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狙击。不过半日光景,宋军便在这狭窄复杂的巷战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三千勇士的生命,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凋零。
在南城门的巍峨之下,罗明静静立如松,目光穿越了时光的尘埃,终是迎来了那位宋兵匆匆的脚步与喘息间的捷报。
“大将军,喜讯来报!汤阴县城的县衙,已然被我们英勇的将士们攻克,那些盘踞其中的贼寇,已被一扫而空,再难兴风作浪。此刻,县衙正虚位以待,恳请大将军移尊驾至彼,亲自坐镇,指挥若定。”
一日漫长等待后,罗明静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佳音,他的心绪如同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阵阵急切的涟漪。未及多想,他纵身跃上早已备好的骏马,马蹄声声,急促而坚定,向着县衙的方向疾驰而去。
在他心中,这汤阴古城虽大,却唯有县衙那威严之地,方能隐匿下宋徽宗这等惊天之秘。这份泼天的功劳,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他罗明静,誓要亲手将其摘取,断不容旁人捷足先登。
沿途风景如电,一闪而过,唯余他心中那份迫切与渴望,如影随形,驱使他不断向前,誓要在这一场无声的较量中,成为最终的胜者。
在宋军亲卫营的严密护卫之下,罗明静缓缓步入了汤阴县的县衙之内。与他心中预先勾勒的图景大相径庭,这汤阴县衙非但未显出一丝繁华热闹,反倒透着一股难言的清冷与寂寥。抬眼望去,只见几株参天古木傲然挺立,直插云霄,除此之外,便只有错落有致的十几间屋舍静静伫立,全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富丽堂皇,反倒多了几分质朴与宁静。
罗明静目光锐利地扫视过周遭,沉声道:“各处宅邸皆已搜查周详,切不可遗漏任何一处贼军的藏匿之所。”
一名亲卫营的军官,面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连忙上前几步,胸有成竹地禀报道:“将军宽心,卑职已亲自督率,反复搜查了数遍,此地已是铜墙铁壁,安全无虞。”
步入汤阴县衙的中堂,罗明静的视线瞬间被那把置于上首的太师椅所吸引,其古朴庄重之中透着不容小觑的威严。他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将此处作为宋军调兵遣将的指挥中枢。主意既定,他便大步流星,径直朝着那太师椅行去,预备落座,以彰显其统率之威。
就在他刚踏上石阶的那一刻,脚下似乎有轻微的羁绊,却只是模糊一闪,未及细究,他已稳稳落座于那把威严的太师椅上。
空气中,一抹不易察觉的气息悄然弥漫,引得罗明静眉宇轻蹙,片刻沉思后,他猛然惊醒,大呼:“不妙!有诈!”
“轰隆!轰隆!轰隆!”
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骤然响起,如同怒雷轰鸣,瞬间将县衙的中堂夷为平地。罗明静与他的亲卫营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无一幸免,皆被无情的烈焰与碎石吞噬,生命之火就此熄灭。
闻及县衙那头轰然响起的震耳欲聋之声,不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朝钱大壮眨了眨眼道:“你可也听见了那番动静?想必咱们精心布置的炸药,此刻正发挥着它的威力呢。能惊动到中堂大人那等层次的,来头定是不小。”
钱大壮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无奈地道:“先生,县衙的事暂且放一放吧,咱们得先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钱大壮心志如铁,力排众议,主张舍弃汤阴古城这沉重的枷锁,寻觅那一线生机,以期在绝境中为李家军保留一脉不绝的薪火,让那珍贵的生命力得以蜿蜒延续。然而,不良却似那磐石落地,根深蒂固,誓要与汤阴古城同舟共济,生死相依,这份执着,直至地老天荒亦不改初衷。
而今,四面城门皆已落入宋军之手,铁桶般的围困之下,即便是插翅也难飞,那突围之念,终究成了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汤阴古城之内,战斗的火药味与不屈的意志交织成夜的主旋律,直至深沉的夜幕也未能掩盖那连绵不绝的呐喊与交锋之声。熊熊烈焰如嗜血的巨兽,吞噬着一间间民宅,将古城映照得恍如白昼,火光中,每一寸土地都跃动着抗争的脉搏。
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不仅仅是身着铠甲的宋兵与敌军短兵相接,许多汤阴城的百姓亦挺身而出,他们或手持简陋农具,或挥舞着从家中寻得的各式器具,加入到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每一次挥击,都是对侵略者无声的控诉,每一声怒吼,都是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
夜,本应是宁静的港湾,此刻却成了勇气与牺牲的见证。汤阴城,这座古老而坚韧的堡垒,在火光与硝烟中屹立不倒,讲述着一段段关于勇气、智慧与团结的传奇。
夜幕深沉,三更的钟声悄然敲响,万籁俱寂之时,不良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