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游击大队被围
缅甸游击纵队在真唛附近山林的驻地里,秦柿正与周虎一起商量应对当前的困局。自从升级为纵队之后,秦柿等也对部队进行了改编,目前设置为三个支队10多个大队。其中,第一支队(旅级)主要由远征军战士为主组建,下设5个大队(营级);第二支队由华侨游击队组建,下设1个大队和若干游击队;第3支队是近期投靠过来的缅族武装——缅甸民族独立救国军组成,下辖若干个大队。
秦柿与周虎在对待缅族问题上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利用和防备相结合。毕竟缅族在缅甸占人口比例的65%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这个问题,那么对于未来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对待。
因此,第3支队支队长差猜虽然得到了秦柿的青睐,但秦柿也只是名义上画饼委任他为游击纵队副司令兼第3支队支队长,而实际情况是,除了有限的武器支援或者在情报上的互动之外,秦柿基本上不会参与对他们的行动和管控。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又能让秦柿有足够的掌控权。
秦柿深知未来世界将会发生的事情,尤其是缅北各族同缅族之间的斗争。因此,他决定将缅甸游击纵队的主要发展集中在缅北地区。此刻,所谓果敢这个名称还未出现,但秦柿已经根据缅北的实际情况,开始筹备组建缅北克钦、掸族和克耶、钦族四个独立民族抵抗武装。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更是为了给未来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秦柿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自己的决策能够真正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同时,他也要时刻关注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自己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心中的宏伟目标。
由于部队升级快,各级指挥官非常欠缺,不得已,在第一支队,秦柿采取了高职低衔的安排,如:第一支队支队长刘晓(少校),5个大队长都是少校或上尉,甚至出现第5大队副大队长为中尉的现象。至于那些在战俘营救出来的军官,秦柿和周虎都很不感冒,周虎借着审查为名,已经处置了如93师那个带队投降中校团副等数名少校以上级别的军官。这样,才确保了部队的稳定。
对于华侨支队,秦柿和周虎的政策非常明确且一致——全力支持他们的发展。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鼓励,更包括了实际的行动,比如给予高级官员的承诺以及提供大量的武器和军事训练骨干等资源。
正是因为这样的积极支持,华侨支队得以迅速崛起。他们的队伍规模日益壮大,形成了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游击队,并分布在缅东和缅东北的各个地区。这些游击队不仅能及时收集到日军行动的关键情报,而且还会定期对日军的驻地和巡逻队展开袭击。
由于华侨支队的活跃表现,缅东和缅东北的日军占领区的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恶化。原本平静的村庄变得不再安全,日军的运输线也时常遭到破坏,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而这种情况,也让日军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个地区的统治策略。
秦柿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计划便是去拜访一下缅北四大族的头人。要知道,这里曾是中华故土,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至今仍然保留着土司制度。而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再加上这里山高林密,特别是那片闻名遐迩、被称为“食人山”的缅北原始森林区,更是给了他们绝佳的机会。对于游击纵队来说,这里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兵员,还是一个理想的休整之地。
然而,一个意外事件打乱了秦柿的所有计划。原来,日军大约10个大队的治安部队到达缅甸之后,很快便在东枝成立了第121治安师团,其中,533旅团部设置在密支那、534旅团部设置在腊戍,明显有针对性。就是处置缅东、缅北游击区。果然,华侨游击队在纳郎一次袭击行动中,遭到日军534旅团第9大队的伏击,不仅损失了该地区一支较为重要的游击队,日军通过被俘游击队核心成员,很快瘫痪了腊戍周边很多华侨游击队的秘密据点、联络站等,并通过叛徒的诱导,将华侨游击支队直属的唯一一个大队500多人围困在瑙帕、孟瑙、瑙连三角地带山区。其中,华侨支队副司令梁查理也被围困在此。
秦柿虽然清楚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但他却不得不带着直属大队和第一支队的两个大队前去营救。因为,如果他不去,华侨游击大队就会被日军歼灭,那将会给整个缅甸抗日力量带来沉重打击。临行前,秦柿与留守的周虎和刘晓、魏薇等作了细致的安排,以确保他们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日军533旅团和各驻地日军已经行动起来,极有可能对缅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扫荡!为了避免遭到日军的围剿、伏击,游击纵队司令部和四个大队必须向缅北山区转移,避开日军的锋芒。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柿仍决定带领部队前往瑙帕救援华侨游击大队。
当秦柿到达瑙帕时,他并没有采取直接击破日军围困的做法,而是选择谨慎行事。日军显然在围剿华侨游击大队的同时,在周边暗自调动有机动部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