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危及时刻
匡正琪率领着 47 军以及 11、37 师等部马不停蹄地抵达了汉杰、迪瓦尼耶一线。他们迅速展开行动,投入到紧张的阵地建设中。
在这之前,魏迈德已经按照匡正琪的建议,调派了英军的一个工兵团抵达这里。同时,总督府也积极召集当地人参与其中。工兵团和当地人齐心协力,在沿线修筑起了坚固的地堡、壕沟、坦克隐蔽出击的暗道以及炮阵等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已经初见成效。
47 军等部抵达后,立即着手扩大纵深阵地,并根据自身部队的配置情况,进一步强化防御工事。他们精心布局,合理安排兵力,以确保防线的稳固。
与此同时,蒲正松带着 13、17 旅残部继续在沿途对德军进行袭扰。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与德军周旋,尽可能地拖延敌人的前进速度。然而,德军已经下定决心,果断放弃与蒲正松等残部的纠缠,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继续向前突进。他们气势汹汹,一心要突破汉杰、迪瓦尼耶,迅速挺进伊拉克腹地,实现其战略目标。
战火在汉杰、迪瓦尼耶一带迅速蔓延开来。这里河网交错,地形复杂,给双方的作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阻击部队凭借着合理的布局,成功地减缓了德军进攻的速度。
霍普纳果断下令,从各军中抽调掷弹兵与装甲步兵,与中国军队展开逐个阵地的激烈争夺。一时间,战场上枪声、炮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在纳杰夫,德军第 3 集团军和第 1 集团军顺利会合。隆美尔与霍普纳等德军高层将领进行了简短的会面,汉杰、迪瓦尼耶的战况也及时传到了他们手中。他们围坐在一起,展开周边地图,仔细研究着战局,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双方指挥官都展现出了卓越的临机应对能力。匡正琪冷静地指挥着部队,根据战场形势不断调整战术,充分发挥中国军队的优势。而隆美尔和霍普纳也不甘示弱,他们密切配合,试图找到突破中国军队防线的方法。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倾尽全力,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就这样,一天一夜战斗下来,德军前进的不到15公里,第1坦克集团军损失了3000多优秀的掷弹兵与机械化步兵,近80辆坦克被摧毁。中国军也损失了近2000人,丢弃了不少阵地。但这样打下去,德军将失去锐势,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得不偿失。
隆美尔与霍普纳连夜策划,抽调出第5装甲军为主,加上第1坦克师和第17轻装甲师,共计7万兵力,从幼发拉底河东岸河道冲击平原南下,在次日一早,夺取了希纳菲耶,负责这里防御的英军一个轻装旅经过短暂抵抗后投降,将沿线道路开放给德军。
在巴格达,英军第 8 军和第 33 军继续保存实力,稍作抵抗后便慌忙撤退,他们甚至放弃了拥有坚固阵地的巴格达、马哈茂迪耶等地。给了北线德土联军快速南下机会。仅一天之内,德土联军便占领了卡尔巴拉、希拉等战略要地。先锋部队更是出现在加西姆,威胁到中国军的侧翼,第47军等部继续坚守汉杰、迪瓦尼耶一线已变得毫无意义。
魏迈德,这位战区参谋长兼伊拉克一线总指挥的将领,此刻正站在指挥所内,他的双眼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死死地盯着地图上英军不断后退的标识。他的内心仿佛被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所占据,对英军的表现充满了失望与愤怒。
就在刚才,第2集团军司令匡正棋已经打来电话,质问威迈德将军,英军这是要重蹈1942年初在缅甸的覆辙吗?是不是认为中国人就应该成为他们的牺牲品?如果这样,这场仗继续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魏迈德的怒火愈发炽烈,他毫不客气地直接致电蒙巴顿:“蒙巴顿将军,如果英军不听指挥,不能履行同盟国的义务,那么,我将致电华府,请求终止两国的盟约。”他的声音中带着无法抑制的愤怒和不满。
蒙巴顿接到魏迈德的电话后,额头冒出了一层细汗。他深知英军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强烈不满,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局势,后果将不堪设想。
蒙巴顿赶紧致歉,诚恳地对魏德迈说:“魏迈德将军,请您冷静一下,我马上飞过来,处理前线作战不力的问题。”
魏迈德冷言道:“冷静?你让我怎么冷静?中国军在幼发拉底河沿线拼死抵抗,整团整师都牺牲了,仍然坚守阵地,你们英军在干什么?一次次放弃抵抗,大踏步后退,这是对盟军极度不负责任!”
英国本土,首相QJE 收到消息后,他的脸色变得阴沉至极。他以英国战时统帅的名义,授予蒙巴顿全权,赋予他临机处置的一切权力。同时,下达了措辞严厉的命令:“对任何未完成战略意图的指挥官将终身追责!”
这道命令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每一个英军指挥官的头顶。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英军第 8 军别无选择,只能在苏米尔与行进中的德军第 52 摩托化军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战斗,英军第 8 军最终击退了德军,成功掩护了中国军的侧翼。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