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医路青云 > 第670章 沉浸式研究!

第670章 沉浸式研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670章 沉浸式研究!
神经外科目前最常规的技术,还是采用显微镜技术。
大脑部位的病变非常细小,通过显微镜放大,可以更容易发现病灶。
赵原研究过天华的设备,显微镜有蔡司的k900,还有徕卡的Proveo 8,都是最新款,在世界领域也是一流水准的设备。
随着技术的发展,脑内镜也成为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
目前天华也有研究内镜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
至于设备用的是蛇牌高清内镜。
内镜和显微镜的区别在于,显微镜是放在外面的摄像机,可以看到脑体外部的全貌。
而内镜则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入路,看到脑体内部的情况。
打不恰当的比方,外镜是肌肤之亲,内镜是深度交流。
目前华国神经外科在显微镜技术和内镜技术都有不错的发展,尤其是内镜在全球处于相对领先的水平。
但并非有了设备,就能把内镜手术做好。
首先内镜的入路技术是相当重要的。
内镜入路说白了,就是怎么让内镜设备放入你的大脑。
比如要病人颅底的脊索瘤,要将内镜从鼻子进入。但,不是所有医生都能将这个入路做得又快又好。
而且,每一个特定的肿瘤都有一个首选的手术入路能达到它。但,只了解一个入路,这永远不够。
不过,无论是内镜、显微镜还是外镜,都是观察肿瘤的方法。
辅助外科医生清晰地看到肿瘤的位置,以及肿瘤身边的环境。
而,“筷子手法”则是一种能够将肿瘤取出来的技术。
顾名思义,筷子手法的姿势有点像是用筷子,去夹东西。
当然,在使用这个术式的时候,不可能真的去用筷子,而是用特制的工具,吸引器要特制的,比常规的要长很多,另外还要有柔软度,可塑性,这样才能让筷子技术使用起来比较顺手。
至于筷子技术的手法,解释起来也比较简单,一只手拿内镜,小指和拇指会扶着吸引器,另一只手可以解放出来,两只手起到了接近三只手的功能。
一些比较复杂的难点,一个人就能迅速处理掉。
赵原在另外一个世界对这个技术做过一定的了解。
因为有过经验,所以想要还原术式流程并不难。
难点在于特制器械的制作!
各类器械当中,最关键的是吸引器。
吸引器是抓取肿瘤的重要工具。
那个吸引器不仅是对长度形状有要求,而且还得对材质有要求。
赵原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研究了筷子手术的流程以及器材制作。
流程倒是好梳理。
毕竟他如今在神经外科的造诣不俗,加上本身手脚就比较灵活,能勉强将筷子手法做出来。
不过,器材制作涉及材料与工程学,赵原是个外行,他将图纸做好之后,发给蝾螈的胡维成。
胡维成跟赵原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了解赵原的需求,预计在一周以内,将器材做出来。
胡维成对赵原还是挺佩服的,并非所有外科医生会将精力投入在器械的研发上。
大部分外科医生只会去想着做手术需要哪些器械,但不会去想,做手术应该要哪些器械。
当一个外科医生研究器械的创新,他已经有了开宗立派的本领。
赵原在胸心外科器械的研发,已经让胡维成获益良多。
尽管胡维成是业内有名的工程师,但他对外科并不了解,不知道外科医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赵原恰好补足了这一点缺陷。
目前主动脉覆膜支架这个产品在试验期已经获得诸多外科医生的一致好评,至于聚合物瓣膜也已经出了样品,在天华成立工作组进行测试。
医疗器械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胡维成对这两个产品很有信心。
有了两款产品的合作经验,胡维成和赵原已经有默契。
他知道赵原想要什么。
张钦墨发现最近这段时间师父经常趴在办公室里研究术式,有时候经常好几个小时不出门,除了偶尔做手术,其他时间都在练习。
她忍不住感慨,天才加上努力,才能成为妖怪。
江静这几天经常被赵原喊到办公室。
他对赵原研究的东西感到震惊。
因为如果赵原这个术式如果成熟的话,那将会在神经外科掀起一阵飓风。
下午三点,赵原走出办公室。
经过这几天的沉浸式研究,他终于将筷子手法梳理得差不多了。
赵原也通过这段时间发现,自己学习新术式的能力和悟性,属实有点BUG。
过程中会难免遇到阻碍,但关键时刻,又会豁然开朗。
接下来,就是等待器械到位。
赵原刚准备进病房。
手机收到一条消息。
消息是巴德克医生发来的。
“亲爱的刀客特赵,刚刚布拉德已经完成术后首赛。他给所有球迷带来了一场视觉享受,成功拿下28分,12个篮板,10次助攻的优秀数据。
当然,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