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医路青云 > 第1137章 并非只有一座高峰!

第1137章 并非只有一座高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137章 并非只有一座高峰!
赵原的发言让下面的人议论纷纷。
“赵原的话说得好嚣张啊!他啥意思,不会做无管手术,那就是庸医?秦老当年做那么多手术,难道用无管技术了?”
“人家说的是未来!不是说的现在。”
“很多人都说赵原很谦虚低调,今日一看,有点狂啊!”
“我觉得他说的话非常在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扎实的技术,那就没必要上手术台,那是对病人负责。”
台上,赵原开始讲述,自己对无管技术的研究。
画面上出现很多图表。
聪明的人赶紧拿起手机,拍了下来。
研究核心期刊和论文再如何深刻,也学不到这些!
“赵原分析得很到位啊,什么情况不用插管,可以节省多少时间,术后康复有什么好处,分门别类。”
“还提到了不少改良技术。这些都是干货啊!”
胸心外科方向的医生一开始还对赵原的话有所不满,此刻瞬间被吸引住了。
赵原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台,而且伴随着身份的不同,在面对这种大场合,已经能做到举轻若重,信手拈来。
主要是因为当了院长之后,经常要出席各种会议,做总结报告。
赵原将几个手术说得深入浅出。
姜柏暗自惊讶,第一天发现小师弟的口才了得。
其他一些医生在琢磨赵原的改良术式,心中默默感慨,果然是天才人物,经过一个巧妙的改道,直接就避免了很多损伤,难怪不用插管,人家在术式的调整中,达到了一种零风险。
秦老摸着下巴,眼中满是欣慰。
术式改良需要诸多条件,比如扎实的基本功,大量的患者,不断地尝试,更需要天才的头脑。
此外,那就是专注的品质。
秦老看过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其他都不比赵原差。
但最大的差距在于,赵原足够专注。
很多医生无法做到心无旁骛,年轻的时候想着如何多赚钱,养家糊口,到了一定的年纪开始考虑如何晋升,如何成为领导,等年纪大了,忙着到处讲课。
能沉下心专注术式改良的人太少了。
“对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来说,胸壁上拉一个大口子后,再穿一个洞放一条引流管,每一个医生和患者都可以接受。
到了微创手术时代,通过胸腔镜通道放置引流管,似乎也可以让人接受。
如今已经进入介入手术时代,再在患者胸壁上特意开口子放胸管的话,那几乎是外科医生的耻辱。
无管技术不但避免了多余的切口,更留住了医生的尊严。
麻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总体的住院花费必然会明显减少。手术做了,钱省了,患者心中唯有感激之情!
从开展无管技术的工作中,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不仅手术医生高兴,麻醉医生高兴,关键是病人也非常高兴。
真心希望诸位能加入这个技术的研究行列。
让我们共同成为超微创时代的开拓者!”
作完总结,赵原弯腰鞠躬。
会议厅传来热烈的掌声。
秦怡坐在最前面一排,拿起手机,环扫了一圈。
她此刻的心情难以用言语形容。
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
坐在秦老旁边的也是中庸医院的泰斗人物,肝胆外科的泰斗。
“恭喜啊,老秦你后继有人。”
孔老与秦老一个级别,是中庸医院的太上长老之一。
秦老感觉对方用力过猛,暗自窃喜,这家伙想必是羡慕嫉妒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秦老在胸心外科跟钟老斗争了一辈子,在中庸医院跟孔老也是竞争了一辈子。
两人互为知己,捍卫中庸医院在外界的权威地位。
两人互为对手,技术的比拼,职位的角逐,名望的搏杀,乃至后辈之间的你追我赶,是中庸医院不断提升实力的源泉。
秦老与孔老师出同门,当年都是从头能做到脚的外科医生。
后期秦老专门研究胸心,而孔老则研究普外。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个人荣誉都已经足够,比拼的是下一代。
就像是修仙大宗的太上长老,宗门下面有好几座峰,各有擅长。太上长老都希望自己曾经所在的那座峰,能涌现出能扛起宗门往前走的俊才。
外界都认为赵原是秦门第二代最有潜力的人才,但并非中庸一脉最厉害的。
至少孔老之前并没有这个感觉。
孔老这几年一直在云海生活,此次是专门来看赵原的巡回手术。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事情,那就是关于赵原的直博毕业事宜。
会议结束,孔老刚走到台下,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走到孔老的身边。
孔老朝男子看了一眼,淡淡道,“有何感想?”
男子名叫魏旭东,是孔老的关门弟子,也算得上得意门生。
魏旭东一年前成为院士,是国内普外公认的年轻一代第一人。
即使秦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