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医路青云 > 第1140章 眼见为实!

第1140章 眼见为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140章 眼见为实!
同样一个术式,在不同的主刀医生呈现出来的样子有诸多区别。
就像一篇文章,笔画相同,笔迹迥异。
好的主刀的手术痕迹清晰,每个步骤都透着艺术的美感。
赵原的手术已然到达这类境界。
“赵原正在测量瓣叶,大家可以注意他的方式,有明显改进。
他从原有的瓣叶结合处开始,让测量器紧贴主动脉后壁,以45度角模拟主动脉的压力方向进行测量。如此可以减小误差。”
“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原瓣叶结合部之间不要选择略大尺寸的测量器,这需要多训练和学习才能尽快掌握手术技巧。”
测量是这个手术的关键部分。
就像是古代的裁缝,量体是核心,裁衣需要建立在精确无误的数据上。
所以古代的裁缝一般都是火眼金睛,什么型号,什么流体,一目了然。
“下面进入自体心包的裁剪。
赵原选取自体心包略大,这是考虑到经过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会略有收缩。
如果自体心包有缺陷,不适合使用,可以选用人工牛心包补片。
关键在于合理地最大限度恢复自然窦部和窦管交界部,优化血流动力学,也有助于延缓新制作的瓣叶衰败周期。”
在钟老的讲解下,即使不太熟悉这个技术的医生,对手术的难度和关键点,也有了清晰的认知。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出任何意外都会导致丧命。
作为修理发动机的医生,时刻紧绷着神经。
魏旭东对胸心外科手术谈不上精通,但还是有基础了解。
他知道眼前貌似不太难的手术,做到眼下这种地步,是何等不容易。
为什么选择这个患者?
赵原在给中庸医院的医生做了一台示范手术。
他要让这些医生看得懂,更要让这些医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倘若用一台完全没有办法看懂的手术,或许可以提升自己的逼格,但对这些年轻医生来说,那会彻底毁掉他们道心。
精确的计算,细致的针法,娴熟的操作。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五小时。
“心脏复跳!”
赵原表情严肃,等待结果。
秦怡惊喜地说道,“主动脉瓣几乎无返流!”
赵原这才如释重负,“手术成功!你负责接下来的部分。”
赵原下了手术台,由秦怡接管手术,开始跟秦老交流。
直播间没想到赵原会这么做,有人开始带节奏,认为赵原没有高度重视巡回手术。
当然,也有人认为,赵原的处理方式也能理解,大部分手术都是这个流程,主刀完成核心部分,副手负责其他地方。
直播间的质疑声逐渐小了。
因为大家发现一助的水平很高,尽管只是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但看得出来,基本功十分扎实。
手术室外,患者的家人正在焦急等待结果。
当医生走出来的瞬间,他们赶紧冲过去询问结果。
得知手术成功,家人喜极而泣。
赵原没有太多休整时间,立即着手筹备第二台手术。
第二台手术的患者,是一名高龄老人,已经92岁,在过去的一年里,多次出现胸闷、心慌、活动后气促的症状,并且还发生了3次意识丧失。
这不仅影响、他的生活质量,还对他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年龄太大,病人难以承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因此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成为了他目前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直播间的人数没有降低,反而增加百分之十左右。
“这台手术比上台手术难度要大一些,看点多了不少。”
“咦,赵原又做了改良术式?”
手术进行没多久,有人发现了端倪。
原本以为平平无奇。
结果赵原在里面下了作料。
九十二岁的病人——敢用改良术式!
瞬间,将紧张的气氛感拉满。
“这老爷子心真大,年纪这么大,还敢接受改良术式。”
“人家对主刀医生足够信任。”
“我觉得是冲着免费治疗!”
“少说几句吧!给年龄这么大的患者做改良术式,请问在座诸位有谁敢?”
面向这么多观众,给高龄患者做风险很大的改良术式,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和底气。
赵原显得十分沉着。
为了这台手术,赵原做足了功课。
完全释放瓣膜、固定好导丝、保持张力、缓慢脱钩……
患者年龄太大,手术时间越短,可以降低风险。
手术时间必须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当赵原走出手术室时,众人意犹未尽……
“第一天的手术这就结束了?”
“赵原安排手术的顺序,是有计划性的,第二台手术比第一台手术难度有明显的提升。这就叫做渐入佳境吧。”
“二十块钱花得很值啊!据说当年赵原在麦国做手术,跟那些专家收的费用是二十万美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