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招工风波
他做人有问题,才会连累了儿女们。
“小梅姐姐,工农兵大学不好。你好好读书,将来凭自己的本事当大学生。”
苏小甜走过去,拉着苏小梅的手说道。
“这娃,又开始说梦话了。”梁秀嗔怪,这话苏小甜总在家里说,可在家里说说就算了,咋还能在外面说呢?
“你是说?”苏小梅的眼睛却开始闪光了。
苏小甜可是大队里和迟老和杜老走得最近的人,她还去过城里,说不定能听到什么消息。
在苏小梅看来,苏小甜可不是一个随意开口说话的人,她能这么说,肯定有原因。
苏小甜茫然地睁大眼睛,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这么觉得。我听人说,以前的大学都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考的,以后应该也一样吧?”
苏小梅有一瞬间颓然,但随后,想着苏小甜说得也不错,便又欢喜了起来。
“你说得对,说不定以后大学能靠自己努力考,不用靠推荐。”
即便这样的机会很渺茫,但苏小梅却信心满满。
县城里的鸡蛋糕厂要给红心大队几个工人名额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就像梁秀想的一样,大队里原本看起来和睦的气氛不
在了,大家明里暗里都盯着这几个名额。
苏长久也因此而苦恼了。
鸡蛋糕厂在红心大队招工,这是好事,但要是破坏了大队里和睦团结安定就不好了。
他思前想后,为了避免造成不和睦,他决定这几个名额通过两轮考核决定。
第一轮进行文化课考试。
至于第二轮则是厨艺比赛。
虽然对于去当工人还要考核厨艺这件事,大队里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但既然大队长说了,那就肯定有道理。
后来,就有人说,既然是去鸡蛋糕厂,要求会厨艺也不奇怪。
要是连油盐酱醋都分不清,到时候弄出咸口味的鸡蛋糕不就成为笑话了?
因为要进行两轮考试,让一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了。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社员闹起来了,这些都是家里有适龄的娃娃,但是娃娃没有读过书的。
“大队长,这样可不对,去鸡蛋糕厂当工人,又不是去当老师,读书识字有啥用?”一个妇人在大路上拦住了苏长久,毫不客气的开口。
“不会是你家小草读过书,所以你才定了这个规矩吧?”那妇人眼睛上下打量了几次苏长久,不怀好意的说。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家里有三个孩子都是符合这一次招工年龄的,就想要这个机会。
可是,要识字的这一条,她家三个娃都没机会了。
失落可想而知,又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就索性拦住苏长久。
早些年,他们家觉得娃娃读书耽误挣工分。
因此,一个个都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到公社里上工挣工分了。
这会子要考试,肯定吃亏啊!
苏长久冷冰冰的说:“这不是我的要求,是李厂长的要求。”
“李厂长咋还有这样的要求?”妇女显然不相信。
“人家李厂长说了,当工人,不识字可不行!长贵媳妇,当了工人就是城里人了,你见过城里人不识字的?”
一句话,让妇女瞬间蔫了,可不是么,去当工人,就是城里人了。
城里人肯定都是读书识字的!
尤其是知道是李厂长的要求,她就知道,不能再说啥了。
苏长久可没打算就这么轻轻放过,他又开口说:“早说了让把娃都送去读书,你们就是不听,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一句话,大队里很多人都垮了脸,早些年这不是觉得读书没用吗?
不光是早些年,就是这几年,也觉得读书没用。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紧接着出现了。
大队里有六个知青,本来苏长久不打算让这几个知青参加这一次招工考试。
但几个知青集体找上门来了。
招工的机会有多难得,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当然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加上这一次招工有文化课考试,他们都是读过书的,机会更大。
但知青们才提出这个要求,大队里的社员们就不同意了。
虽然大家都在红心大队生活,但不可否认,大队里的人普遍觉得,知青并不算大队里的人。
他们认为,知青是从城里来支援农村的,怎么能抢农村的名额去当工人?
要是将招工的名额给他们,那算啥支援农村建设?
一时之间,又僵持起来了。
最终,就这件事,苏长久召集大队里的干部们开了一场短会。
最终的结论就是,知青们不能参加招工考试,理由是他们将来肯定是要回城去的,上面没有类似的政策支持招工。
几个已经与大队里的青年男女结婚的知青又有意见了,这辈子回到城里的可能已经很小了,咋能将他们排除在外?
这些人,苏小甜都有上辈子的记忆,几年之后,知青回城的
时候,还真有几个抛家舍业,连孩子都不要回到城里去的。
可她不能说,因此,她暗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