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乐于助人
在他空闲时,总是乐于助人,对同事们提出的关于修车的技术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何雨琛也因此在车间更受欢迎,不论是在上层领导还是底层员工之间,都无人不夸奖他的好人缘。
就这样充满满足感的一天结束了,当厂内的大广播响起下班的音乐时,工人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工厂的大门。
易中海走在路上,脸上的愁容始终无法消散。
虽然有人与他打招呼,他仅简单地点点头作为回复。
到达一个十字路口时,易中海犹豫了一下,随后转进了旁边的小路。
“老易,你不去家吗?”
刘海忠疑惑地问。
“我有点事情处理,你们先回去吧。”
说完这句话,易中海便离开了。
骑着自行车刚出厂门的何雨琛恰好看到了这一幕,心中暗思:难道易中海真的打算按照信上的指示把钱放好。
这意味着,他的计划首战告捷。
何雨琛的整体计划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阶段是让易中海交出这些年截留下的来自何大清的汇款;
第二阶段则是将证据分别送达工厂与居委会,举报易中海的行径;
最后,则是让易中海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此刻的一切,不过是整个布局的第一步。
易忠海这位不厚道的老同志扣押了何大清这些年寄给家中的钱,实际上是剥夺了雨水的一部分权益。
考虑到雨水幼年生活的困苦,一部分责任归咎于傻柱,另一部分则应由易忠海承担。
如今,易忠海还想置他于死地,对付这个无情无义之人,何雨琛觉得内心坦然、毫无内疚。
转念一想,仅凭一封威胁信就让易中海表现得如此紧张,显然,此人的把柄不少。
眼睛轻轻一眨,何雨琛加快了脚踏的速度,沿着下一交叉路口转入,利用自行车的便捷抢先一步抵达景山公园,想要提前观察易中海究竟会如何行动。
一番猛踩,不到一刻钟,他就来到了曾经多次游览过的景山公园,当时的景山公园已经被打造得颇为美丽。
不过现今的景山公园显得颇为凄清,没有守门人,入园完全自由免费。
公园内的建筑皆为历史悠久的老宅,未进行任何修复工作,因此吸引游人的兴趣不大。
何雨琛将自行车收纳到自己的空间后,迅速向山顶进发。
景山的高度并不算出众,然而它的顶点能够让人俯视到整个城市的风景。
信中提到的位置位于山顶的一个凉亭旁的一块名为“王八托”
的石碑。
当何雨琛到达指定位置后,寻觅片刻便轻巧地步入自己的私人领域。
透过空间,外界景象清晰可见,何雨琛打开一包五香味儿的瓜子,坐在里面一边悠闲地嚼着,一边等待着事态发展。
不久之后,易中海满头大汗、步履蹒跚地攀上了山顶。
环视四周确认“王八托”
石碑的具体方位,易中海略带愁容地从衣兜内取出一只泛黄的信封,那是精心预备好的——但随后,他似乎在内心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挣扎,又将信封收了起来。
朝着山路迈出几步之后,易中海停下了脚步,低垂眼帘深思熟虑,显然正面对某种艰难的决策。
目睹这一切的何雨琛不禁为易中海感到惋惜,毕竟放弃这三千元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观察了一段时间,易中海终于下了决心,来到“王八托”
石碑的一侧,轻轻揭起覆盖地面的石板,小心翼翼地将那珍贵的信封装进空隙之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特意踩了踩上面的石板,并清扫了周围可能暴露痕迹的浮土,试图使一切复原,以避免无关人士误闯发现这笔财宝。
——若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这钱落入他人之手而非目标人物拿到,情况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完成所有布置后,易中海独自下山。
确认四周安全,何雨琛从隐藏状态中显形,迅速找到并回收了那份被秘密存放的信件,感受着其中厚厚一叠的大团结人民币。
自1952年起,何大清每月都会寄出相当于当时面值十元(即一百五十文旧币)的钱给家里,这样一年就能积累起相当可观的一百二十块。
截止至当前的1960年底共经历了八载岁月,总共累积下来近一千二百块之资。
而这三千块钱几乎是之前所有款项加起来的数倍之多!可以说这笔财富远超出了预期的价值。
满意地处理完毕后,何雨琛模仿易中海的动作复原石板和地面,以维持原有的地貌景观。
突然间,从山坡下方传来了疾步奔跑的声音。
出于本能反应,何雨琛立即将自己隐匿于无形空间之中。
仅需片刻,刚才还离开不远的易中海再度冲回到原地。
起初他已经下到了山脚处,但内心越是纠结不安就越难以平息那种失去的感觉。
他质疑起先前做出决定时过于草率了:为何要被两封普通的书信轻易影响?或许写信者并不是真的掌握了什么对自己致命的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