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组长对此也挺高兴,若是他们真能把木瓜种成功,那证明这个品种在他们地区种植可行性强,可以进行推广立项。
想到这,苏组长热情的表示:“关于这个,我先去帮你们具体咨询一下,尽量能弄一些样品回来试试。主要我想看看他们已经育好的种苗,如果可以直接拿苗来种就比较好的选择,成活率和成本都可以优化。”
“好的,苏组长,那就拜托你费心了。”
既然还没有到能落实的时候,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那苏渺和父亲就没有必要回苏家村了,告别了二伯,他们回家住了一晚就回邕城了。
苏组长是把这件事挂在心上的,才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就给他们打来了电话。
原来他联系到了专门进行“穗红中”推广的部门,拿到了相近的种植资料和样品。
他满心欢喜地嘱咐苏渺他们说:“要是你们最近手头不忙、有空余时间的话,就赶快过来农科站一趟吧!”
因为样品寄过来,在路上就经历好几天了,要是再等几天他怕会影响口感。
于是,第二天苏渺就拉着爸爸回了宁县,二伯得了他们的通知也来了,比他们还早到呢。
那边寄过来的选品也是用了心的,算好了时间,有几个寄到的时候刚好熟了,有几个还比较青涩,这样便于他们掌握这个品种不同成熟阶段的风味。
一大箱子的木瓜,终于到了要开的时候,几个办公室的都围过来了,一大群人吃得可欢了。
“这个熟了的真甜,我之前在街上买到了苦的,那个不行,得淘汰。”
“欸!这个青的我开两个啊,先啃两块,一会儿我弄成酸的吃。”
“多撒点辣椒粉啊!”
……
苏渺一家细细品尝了木瓜,觉得口感和香味都很优秀,用来做木瓜丝是绰绰有余的。
“几位,你们来看,这个是穗中红成树的照片,每亩约植180―200株,单株留果20-25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丰产了。”
拿过照片一看,矮矮的木瓜树上结满了果实,二伯惊呼:“这树才这么矮就能有这么多的木瓜?是这棵最厉害,还是每一棵都是这样?”
苏组长又找了几张试验基地的照片给他们看:“每一株都是这样的,这个品种的高度就是只有1.5米-1.8米,所以前面的营养生长期短,收获早,而且收果的时候也方便,不用爬这么高,现在新的培育品种都是往这个方向发展的。”
二伯赞叹道:“我滴天,这就是科学啊,村里种的那些又高果又少的哪能和这个比,拨去算了。”
苏渺又详细的问了一些种植的数据。
苏组长都一一给了解答:“目前基本可以实现亩产2500-3000公斤,高产者也有达到5000公斤的。而且我帮你们打听过了,基地里有推广用的幼苗,如果能买到幼苗过来种,可以省去前面育苗的3、4个月时间,目前的月份定植也还可以,温度和阳光都够,只要保证湿度,半年之后就能收第一批了。”
“苏组长,我们能不能买到幼苗呢?需要什么手续,价钱又是多少?”苏渺急切的问。
“这个幼苗目前没有私人园区培育,是研究院基地出产的,得本地的农科站帮忙申请去购买。一棵苗是一块钱,这个只是幼苗的价格,要让他们打包妥当找车运过来,还要再加运费。
运费就不按苗数了,一辆车100块,即使没装满也要按100块来算,这个成本还是挺高的,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
苏渺内心里算了算,一亩按200株来算,二伯说那块地有4亩,那就是800块钱加上100块钱的运费总共900块钱,再加上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其实也是个合理的投入。
“二伯,爸爸,你们觉得呢?”
苏元正低声说:“我觉得这笔钱不算大,还没个电视机贵,可以试试,如果真做起来了,对作坊的发展好处多多。”
二伯自从看了成品树挂过的照片,兴奋得满面红光:“渺渺!这个树是真好啊,现在即使你不想种了,二伯我呀都想自己来试试咧!”
“苏组长,对于这个成本我们可以接受的,请问农科站能不能帮我们申请购买一批木瓜苗?”
苏组长找了纸和笔,给他们大致算了一下:“你们有4亩地,按理每一亩种200株,但是木瓜苗在运输和之后定植都会有损耗了,不一定全都能活,所以我建议每亩多订20株,若是有了损耗可以进行补种。
那么就一共是880株,再加上运费一共就是980,如果你们觉得没有问题我就去帮你们打申请,到时候你们得把款项给他们先汇过去,他们才会安排发货的。
不过你们放心,是正规单位,不会卷钱跑的。
对了!你们一会儿是不是要回村去?我跟着你们一起去吧,看看那块地。趁着现在空挡时间把地整理好,到时候苗一到越早定植是越好的。”
苏组长打报告的速度和苏元正吃饭的速度一样快,一下子就给提交上去了,然后骑着自行车和苏家人进村看地。
这块地之前是种菜去卖的,上星期才全都空出来,苏组长过去仔仔细细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