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分期付款
个疑问,那就是这银子是怎么来的:“殿下,臣不知贷款所需银两从何而来?”
让户部出钱?
很抱歉!
户部貌似没有为百官贷款的义务,哪怕年息有百分之五也不行。
再说给百官贷款买房,哪有直接买卖良田赚钱啊?
前番户部已经吃进了京城周边的大片良田,还没脱手呢,暂时没法给百官服务。
就算李侍问自己都无法全款购房,他也不会同意用太仓的银子给大家谋福利。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老李头是很有原则的官员,哪怕在牌桌上输得一败涂地,也认为自己的牌技精湛
幺鸡就知道李侍问会问银子的来源,这货不问就奇了怪了,便和颜悦色地答复:“李爱卿,本宫不会让户部为百官贷款,此为谋私,不可尝试。尔等身为臣子,为我大明朝廷办事,本宫自然不会在衣食住行上为难诸位爱卿,相反,本宫会想方设法为百官排忧解难。若要贷款,只能本宫自掏腰包,想必有不少爱卿也知道紫金债券之事,本宫募集资金便是为了应对诸如今日之问题。本宫虽生在后邸,从小锦衣玉食,却也知道外面生活不易,流珉无数。故而免去三饷,兴以工代赈之策,开矿晒盐,便是应对之道。百官乃是朝廷股肱,本宫爱珉如子,又焉能令尔等在天子脚下居无定所?本宫会责成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将贷款事宜印刷成册,下发至文武百官,诸位爱卿可根据自身情况,与其签署合约。贷款无须户部出资一两银子,所有银两均由本宫自行承担,此为公私分明,不会令李爱卿有半分为难之处。”
反正最后不是老子来买单,本宫只是一个合同的搬运工而已。
只要抬高了新城那边的房价,事情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假设官邸每平米售价一两银子,那么周边的商服的价格可能是一钱银子么?
当然不可能,所以官邸的价格涨上来,周遭的配套设施的价格也都会随之上涨。
商贾们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那就要掏出真金白银才行,不然就只能被同行们抢占先机了。
五千两银子买套房子,对大怼朝的清官们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然而在商贾看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只要政令允许,连粪阀们都恨不得在官邸附近购置房产,这样一来,自己沾到了官气,不但可以令生意兴隆,子孙后代说不定也能步入仕途。
某太子看中的是把新城整体的房价推高,只有这样才能让商贾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前来购房。
到时候别说支付给紫金债券购买者们的利息,就是连官邸的建设费用都有人给全款报销了。
查抄了这么多奸商之后,幺鸡仍然可以确定京城里还有很多漏网之鱼,他们想把自己的银子洗白,却没有什么机会。
既然你们想得到机会,那本宫就赐予你们一个好了,而且是天大的机会,一次就能洗好几万两之巨!
肥羊自己都觉得愿意投献,那就别怪本宫磨刀霍霍了。
一个愿宰,一个愿挨,这就是再正经不过的买卖了!
太子这么一说,李侍问好像觉得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便恳切地回应:“殿下如此公私分明,令臣敬佩直至。户部定当竭力支应工部,令新城如期开工兴建。”
既然太子有言在先,那贷款的事情就与户部毫无瓜葛了,今年只需要向工部拨款两百万两银子,另其在年底之前将城墙修筑起来便是完成自身任务了。
户部的银子虽多,但要花在大地方正地方,只有饷银、俸银、赈银符合此条件,加上眼下的筑城花销,其他方面则是能省便省。
朝廷还没接到来自大同方向的战报,可李侍问比太子还心急如焚,他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查抄晋商家当的厂卫尽早回来复命。
只要如期行事,少说也能充入太仓五百万两银子,对朝廷来说,这可是一笔毫无疑问的巨款,能填补甚多这些天已然花掉的差额。
李侍问的收支原则就是向太仓填充可以,什么都允许运进来折现充数,但要开支,那就要先行问个明白才能同意拨款。
朝廷的正常开支,他是不会过于关心的,一切都有账目来核实,对于其他方面,太子若是能把花出去的部分再填上,也是可以商量的。
太子与群臣私下商定,太仓八百万两的库存不能轻举妄动,这可是江山社稷的救命钱,但只要高过这个警戒线,又是花在正途,便能拨付。
经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李侍问也发现,在太子监国之后,算上即将入账的晋商家财,朝廷的财政状况已经超过了自开朝以来的任何时候。
去岁虽然年入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可收支失衡,赈济灾珉与剿灭流寇更是一个无底洞,不光户部赤字连连,皇帝的内帑都几乎告罄。
今年则是收大于支,而且太子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新策略,同意下拨的银子都是有明确目的的,不会胡乱支应各地。
山栋有颜继祖,陕茜有左懋第,先行稳住一东一西两大重地,太子又在畿辅地区实施新政,顺天府尹侯峒曾负责执行,北方仅剩山茜与河楠两地有待改善。
若照太子之法,山栋与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