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黑太子 > 第497章:调拨边军

第497章:调拨边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根据俘获的汉军俘虏的交代得知,清军光是在松锦一带,便部署了超过一百门红夷大炮,火力远远超过了围攻宁远之时。

不过因为松山与锦州守军的顽强抵抗,特别是石廷柱的侄子被松山守军炮火所伤,导致统率两旗汉军的石廷柱与马光远心生惧意。

而由于松山周边的地形所限,八旗军的进攻也是差强人意,远远达不到皇太鸡的预期,原定于二月二十五日凌晨发动的总攻,居然被守军给挫败了。

当日战死在松山城下的八旗兵便不下百人之多,还不算两旗汉军以及天佑军和天助军的伤亡在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迫不得已,清军开始发掘地道,企图出敌不意,在午夜发动偷袭,此举却被在松山外围率马卒部曲游弋的副将杨振等人发现,遂派人通知城内守军。

挖了二十天地道,却在偷袭之前被明军发现,这样强攻不下,又偷袭不成,考虑到所部士气逐渐低落,军无战心,皇太鸡无奈只得下令全军收兵北撤。

趁此机会,祖大寿才派人与金国凤取得联系,确定清军的确全线撤退之后,方才如释重负,并将此地的情况立刻报与王在晋。

王在晋觉得机不可失,或许过不了多久,皇太鸡便会卷土重来,立刻决定实施某太子的收缩兵力与人力的计划。

命令祖大寿将锦州及附近周边的百姓与工匠悉数送至山海关,同时将檬古骑兵调至关内,通知其做好敌军在入秋之后卷土重来的准备。

王在晋命令锦州城内只保留五千兵马,外围的杏山、松山、塔山、连山四大据点各留两千守军,其余小据点悉数裁撤,守军一律退至山海关。

祖大寿并不同意这个方案,采取了委婉的抗拒策略,即非战斗人员可以撤至山海关,但是麾下兵马不能轻易被上司调走,否则锦州城必然朝不保夕。

这样一来,城内仍旧保留着上万守军,王在晋派人送去的可用一年之久的粮饷也被全部收下,不过城内周边的百姓都已经无心留守,全部跟随返程的船队抵达山海关。

碍于情面,又不想与顶头上司闹得太僵,以免自己步了毛文龙的后尘,以后还要仰仗王在晋提供的辎重。

经过左思右想之后,祖大寿还是勉强同意将麾下作战不利的由檬古将领吴马什、那木气所率的两部马卒部曲,合计千余人马调往山海关据守。

此番折损了杨振、祖克勇、徐永昌等将领,祖大寿愈发倚仗麾下的檬古马卒,但对这些貌似忠良的仆从军心里也是加以防范的。

祖大寿欲示好王在晋,便要拿出一定的诚意,以便给自己留条后路,起码不能投靠被自己诈降过的皇太鸡。

对于这个已经尾大不掉的重要下属,王在晋暂时也不好对其如何,因为他还要整编辽西地区的其他守军。

根据关外户总司署郎中袁枢上奏给朝廷的奏报,关外明军约有近七万,尚有战马两千七千匹,驮马五千匹。

看似兵力不若,只不过这七万人分为五十余营,驻扎在从山海关至锦州一带的偌大的辽西走廊之内。

王在晋明白凭借这些兵力是不可能守住所有据点的,只能将此前的全面防御策略改成重点防御。

当下辽西明军仅仅需要驻守锦州、宁远、广宁前屯卫及山海关这四大战略要地,以及松山、塔山、杏山、连山这四堡垒和山海关面前的广宁中前所。

对于正在义州屯垦,随时可能再次兵犯锦州的清军,王在晋也暂时无力照顾,只能趁着皇太鸡新败,尽可能地收缩兵力与防御辖区。

“想必诸位爱卿心里也明白,长城防线的边军战力低下,东虏每次进犯,守军不过是做作象征性的抵抗便会放弃。可以说,在东虏装备红夷大炮之后,我大明的长城防线其实就是形同虚设,貌似京城新修的公供厕所,东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根本无法阻拦,四处劫掠一番之后,便丢给朝廷一堆烂摊子来收拾。既然如此,那朝廷还在长城防线部署大量边军所为何用?留下一些预警放狼烟的士卒便可以了,余下都可以撤下来,将其派往海外藩国作战,起码不会徒耗银两,白养闲人。本宫也非直接裁撤,而是将部分边军用于海外战场。至于如何抵御东虏,前番本宫早已说过具体的战略战术了,京城周边有四部兵马,外加勇卫营与东宫卫队的五六万人马,已然可以确保京城之安危了。不知王爱卿以为如何?”

在某太子看来,所谓的边军就是一群身着军装的百姓演员,其主要任务就是伸手领盒饭!

就这样,朝廷每月还要给他们每人发一两二三钱的银子外加三斗大米,通过层层克扣,底层士兵肯定领不到多少钱粮,可是朝廷是实打实的足额下发了。

每年花在边军身上的银子不下百万,起到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不禁让某太子觉得很是得不偿失。

裁撤数万边军目前还不行,那就跟甩锅爹一样犯二了,但让他们干点“力气活”还是可以的,你们打不过东虏正规军,总打得过“北地”的土著吧?

“臣以为殿下此策甚为妥当!”

边军都是军户,朝廷若是执意裁撤,势必会引起兵变,与多年前的陕茜之事如出一辙了,王家彦暂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