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改变战术
攻城首,仅耗时一个多时辰,清军便损失惨重。
尚可的助军在安定门折损近一千两百人,孔有德与耿仲明的佑军在德胜门被歼灭两千左右。
攻打西直门的汉军白、蓝两旗折损约三个牛录的兵马,而猛攻阜成门的清军在豪格的指挥下,损失最为惨重。
三部人马伤亡高达五千不,其中包括近七个牛录的旗兵,也是各部之中,唯一损失旗兵的。
一战打没九千人,还都是战兵,算上包衣阿哈,总损失数量便要超过两万之巨,等于打没了近一成的人马。
这是让皇太鸡都始料不及的事,尤其是自己这个蠢材儿子,简直愚不可及,居然在第一的战斗中便投入了宝贵的旗兵。
豪格在战前,还临时跟他七伯阿巴泰商量,双方互换了位置,阿巴泰对于大侄子的心思很清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也就欣然答应了。
西直门是距离皇城最近的城门,一旦被攻破,大清兵便可以长驱直入,杀至蛮明皇城脚下,迫使狗太子向大清乞降。
只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就跟做梦一样不切实际,城门没敲开不,直接折损了两千正蓝旗的旗兵。
首攻仅为试探,各部皆是如此,只有豪格这里例外,简直是莽夫所为。
若不是看在是自己长子的份上,皇太鸡在盛怒之下,定然要褫夺其兵权。
“皇上,大阿哥固然有过,但也是出于一片赤诚之心。通过此次交锋,我军也知晓了蛮明守军之防御能力,那冯铨献上的布防图倒是不假。若是仍要进攻相同位置,或可挖掘地洞,以减少我大清兵之损失。”
范文程为豪格了好话之后,便将自己的折中方案了出来。
现在看来,蛮明老城的城防很强,实难攻取。
倘若强取,则须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要是不想损兵折将,既然地面过不去,那就只能走地下。
“臣附议范文程所言,我军此番携带众多包衣,可令其先行修筑土丘,一来可以遮掩视线,叫蛮明守军难以察觉我军在挖掘地洞。二来则可用来部署火炮,使火炮在土丘之后开火,避免遭受蛮明守军之打击。”
宁完我听了范文程的主意,眼珠一转,便计上心头,直接完善了老对手的提议。
己方的火炮都部署在旷野,那是决计打不过城头的明军火炮的。
若是有了土丘,便等于有了掩体。即便打不过,也可以躲避。
“皇上,臣以为我军可采取围困锦州之策,纵向挖掘地洞,横向挖掘壕沟,用以切断京城与外界之联系。若是蛮明勤王之师前来救援,则不易入城与守军合兵一处。我军便可以逸待劳,将其歼灭在城外。”
刚林所的便是大清的既定战术,打不动就挖沟,连骁勇善战的祖大寿那狗蛮子都对此计一筹莫展,更别狗太子那黄口儿了。
刨去今折损与多尔衮带走的包衣阿哈,大营现有的包衣至少还有万之巨,用一万人挖掘地洞,剩下七万人挖掘壕沟。
按照一掘进五十步的速度,地洞距城一里地,可在之内挖好。
京城规模虽大,周长数十里,可架不住大清的包衣数量更胜一筹。
“皇上,臣以为可先行挖掘通往老城之地洞与壕沟,若是地洞之策可行,则无须再行挖掘壕沟,反之则可大量挖掘。地洞挖至城墙之下时,可遣人埋设大量火药,用以炸塌城墙。只要城墙一塌,守军便再无屏障可以依靠,我大清兵便可如入无人之境矣!”
希福觉得广挖地洞与壕沟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要用地洞来炸塌城墙,这才是最致命的办法。
京城的城墙再坚固,多半也扛不住来自地下的致命一击。届时城墙一塌,王师便可以一血前耻了。
“嗯!诸位卿所言甚合朕心,传朕圣谕,从明开始,暂停攻城。各部调集所有包衣,距城二里挖设壕沟。在距城一里处连夜修筑土丘,在土丘之后挖设地洞,借助地洞,炸塌城墙,以图破城!”
四位谋臣先后献计献策,总算让皇太鸡的脸色有所改观,这才是他想要听到的内容。
类似今番之败这种事,吃一次亏就行了,决计不能再吃第二次了。
若能通过地洞来破城,那便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减少旗大兵的伤亡数量了。
最好旗兵损失在万人以下,便可攻破京城。
眼下豪格已经打没了两千旗兵,照此计算,只剩千左右的冗余。
不到万不得已,皇太鸡可不想损失如此之多的旗兵,能有减少伤亡的办法,都可以考虑采纳。
前后两次试探,总计损失了数十门红衣大炮、三百余门轻型火炮,以及近万人马,看来京城并非唾手可得。
如此便退兵是不可能的,转进他地,暂时还不需要,皇太鸡只能快速改变攻城之策,调整己方的战术,来应对负隅顽抗的蛮明守军。
为了避免瘟疫横行大营,包衣们背回来的大清兵尸体全部在当下葬,受赡将士只要还有抢救价值,便会得到应有的救治。
按照地洞的掘进速度来计算,即便包衣们昼夜不停地挖掘,每掘进一百五十步,再想攻城,也要等到四之后。
这点时间,大清还是有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