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乌合之众
对于从城内王师那里传来告急的消息,皇太鸡不是没收到,但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四大谋臣以及各位旗主,都不太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先后入城的大清天兵可是高达近三万,城内的蛮明守军即便凭借火器优势,勇猛冲杀,也恐难抵挡三万王师的进攻。
纵使先前损失了些许兵力,可城内作战的大清天兵总该有两万吧?
守军总兵力不过十万,两万大清天兵总该能抵挡四五万蛮明守军吧?
若是能牵制近半守军的话,王师再在其他方向有所突破,蛮明守军岂不是无暇顾及了?
皇太鸡打的便是这个主意,声东击西,让蛮明知道情况,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前来驰援。
除了已然攻入的内城以外,若是再选一处突破口,便要算是许定国的防区了。
皇太鸡之前也没想到天亮之后,战况会变成这番模样。
进入下午之后,形势更是对大清王师愈发的不利。
否则在昨夜,便可遣一支偏师进入许定国的防区了。
但许定国跟随冯铨前来时便示好过大清,若是能够招降此人,便是极好的事情。
在一支百人规模的前锋部曲成功登城之后,杜度这才相信许定国是真心想要投靠大清。
旋即镶灰旗的一个甲喇与镶黄旗的一个甲喇的兵力顺利登城,虽然没有夺取全部城防地带,可也算是相当大的成功了。
中城城墙修得比两边都要矮一丈,清军即便从这里突破,甚至占领城头,想要向东西两边延伸,也会遭到猛烈的炮火打击。
老城与新城两边的守军可以居高临下,用各种冷热兵器打击进犯的清军。
反之,清军需要仰攻,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人员伤亡才能得手。
许定国所部东边是李成栋的防区,西边是东宫卫队步兵第七旅旅长马文豸的防区。
前者的儿子被太子爷收为徒弟,可谓前途无量,李成栋当然不会傻到跟在许定国后面吃灰。
后者马文豸乃是出自勇卫营的将领,跟林报国、王允成、王之纶等同僚一样,忠于太子爷,服从周遇吉的指挥。
这两部人马将许定国所部夹在中间,就是起到监督、看押的作用。一旦情况有变,可以不经请示,立即开炮。
突发的情况也迫使两部将士如此行事,尤其是许定国所部公然投敌,而且还打起了伺机向己方防区渗透的主意。
马文豸部先是毙伤了数十名企图偷袭己方的叛军士兵,而后击退了近百顺着城墙上冲过来的狗鞑子。
率部防御新城北部的李成栋那里也有数十个斩获,虽然战果不多,可毕竟算是“开张”了,可是比之前一直挂零要强多了。
李成栋与许定国二人均在高杰麾下效力过,对于这位昔日同僚的实力,李成栋再清楚不过了。
打清军,尤其是旗兵,李成栋心里可能没底。但收拾许定国这厮,他自认为用不着旁人的帮助。
李元胤说新军官兵在训练时,大多接受了精忠报国的教育,自然会效忠太子爷,不会轻易叛乱。
这会儿还能叛国投敌的,必定是许定国的旧部,至多只有两千而已,麻烦的是入城的清军有数千人,这股敌军很是棘手。
防御新城西侧城墙的是总兵猛如虎,新城与中城紧邻,但城头的控制权完全归属猛如虎,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猛如虎心里也很明白,太子爷如此安排,便是不相信许定国,让己部负责看管此獠,果不其然,他还真反了。
值得欣慰的是,补充给许定国所部的大部分新兵都不愿意跟着上司投敌,有了这些人的阻拦,让清军的推进非常不顺利。
光是新兵肯定对付不了久经沙场的旗兵的,管理新兵的军官大多出自勇卫营,有了老兵的指挥,一群新兵才不至于被杀得大败。
尽管在己部里反对降清的人数占优,可许定国的旧部得到了清军的支援,狼狈为奸的两伙人都有实战经验,新兵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便被击退。
只是由于来自新城与老城双向的交叉火力,以及之前挖设的三条壕沟,让叛军与清军的推进速度非常不理想。
在阎应元的主持下,中城北侧的壕沟挖得跟微缩的护城河差不多,即便里面没有水,清军想要快速通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三条壕沟比邻,中间只有大约无丈宽的空地,壕沟周围也没有可以躲避的掩体,一旦遭遇炮火打击,就只能往壕沟里跳才能保命。
从长城防线撤下来的人马都归阎应元指挥,他们的毅力与决心不如由周遇吉训练出来的新兵,但实战经验极为丰富。
阎应元便扬长避短,让他们作为骑兵,由撤下来的新兵充作步兵和炮兵,配合大量壮丁,守在三条壕沟后面伺机进行反击。
而且只要固守住中路即可,左侧防区就在老城守军的射界里,只要友军觉得炮弹够得着目标,便不会吝啬火力。
右侧是猛如虎的防区,这位总兵官已经派出五百骑兵前来驰援,而且城头的炮火也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许定国是不敢先下令搬开堵死城门的石头了,因为一旦搬开石头,便会让所有人都明白他要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