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初又没说整理好的史料是怎么样的。
但武则天看女儿这火急火燎的样子,久违的起了一点捉弄女儿的小心思。
她故作威严的说:“哦?上官昭容的手指受伤了?快让朕看看,是伤在了何处?”
一个字都没抄的上官婉儿:……
只是想让武则天不要追究所以故意把事情往严重了说的太平公主:……
武则天一看不约而同都沉默下来的两人就知道这是太平公主的主意。
上官婉儿的双手干干净净的,手指也都白皙修长,连个药粉的痕迹都没有。
要是上官婉儿真的受伤了。
她这个女儿肯定第一时间拉着上官婉儿去上药,然后再风风火火的闯进来说汉武帝欺人太甚,她们不干了。
才不会这么循规蹈矩的在这卖惨。
反正殿里也没外人在。
太平公主一咬牙,使出大招。
她走到武则天近前,拽着武则天的袖子,黏黏糊糊的喊:“阿娘。你就不要追究婉儿的责任了好不好?这件事本来也不是她的错呀。”
武则天一愣。
自从太平公主懂事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么叫过她了。
看着已经长大了的女儿,武则天心里一软。
“朕也没说要罚婉儿,你急什么?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下不为例。”
“多谢陛下!”
太平公主当即就拉着上官婉儿向武则天告辞。
看着风风火火的女儿,武则天就像是看到了过去年少时的自己。
她短暂的回忆起过去,想起了已经已经死去多年的李治。
武则天不由得想到。
看到已经长这么大的小女儿,李治会不会也觉得很欣慰呢。
太平公主的语气里全是得意:“哼哼,本公主就说,你绝对不会有事吧。”
“方才在殿内,多谢公主为臣求情了。”
“小事小事,走!陪我喝酒去!”
这边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在喝酒。
那边的吕雉也在喝酒。
她最终还是抓了吕家几个不成器的子侄,用来完成系统替换后的任务。
系统提示任务完成时。
吕雉久违的想起了刘邦临终前的遗言。
那时刘邦已经只剩一口气了。
却还是要拉着她的手将他对朝堂上各个官职安排的继任者说个清楚。
当时吕雉就觉得,刘邦这是不信任她。
所以她问刘邦。
然后呢。
刘邦却说,那不是你该管的。
刘邦一边利用她稳固大汉的江山,一边却又不信任她能打理好大汉的江山。
那她就偏要让大汉在她手上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世人一提起大汉,第一个想到的。
永远是她吕雉。
她要让史书再也无法抹去她吕雉的名字。
但凡吕家有一个派得上用场,吕雉都不会做出这样赌性极大的选择。
可吕家人实在是太不成器。
而吕雉只要一想起当初父亲不顾母亲的反对,将她嫁给刘邦的神情就觉得恶心。
父亲说,只要他没看错刘邦,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吕雉不知道她现在的日子是不是父亲口中的享福。
她只知道。
当年她为了吕家嫁给了刘邦。
现在也该轮到吕家为她付出点代价了。!
【则天大帝】武则天:武帝手下人才济济,朕羡慕不已。
【汉武帝】刘彻:哪里哪里,则天大帝谬赞。则天大帝手下也是能人辈出啊。
两人商业互吹了一阵后,刘彻心里还是有点顾虑。
一朝被李世民骗,十年怕被骗。
他担心武则天面上答应的这么爽快,其实打算在背后偷偷阴他。
【汉武帝】刘彻:整理史册这种细碎麻烦的事,则天大帝竟也愿意做,朕实在是佩服。
【则天大帝】武则天:武帝实在不必多虑,朕愿意这么做,只是因为武帝是朕的盟友,盟友之间理应互相帮助。
是的。
武则天受刘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启发,也把“好皇帝”任务完成了。
所以即便整理史料这种事情确实很耗费精力。
但刘彻是个很有用的盟友。
武则天对用得上的人向来很很好说话。
更何况,整理史料给刘彻的人还不是武则天本人,是上官婉儿。
“婉儿,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朕也知道这差事辛苦,事后。朕定重重有赏。”
“婉儿领命。”
虽然武则天没打算往给刘彻的东西里面掺水。
奈何刘彻自己已经起了疑心。
怀疑这东西一旦在心中滋生,短时间内是很难被抹去的。
因此当上官婉儿来询问刘彻具体需要哪些的时候。
刘彻直接狮子大开口,选择了全都要。
并表示希望越多越好。
上官婉儿:?
刘彻的思维模式也很简单。
反正肯定有水分,那他还不如多要点。
谁知道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