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实不用,我已经学会了你们的语言。”
“是吗?那说来听听。”
沈遥凌就磕磕绊绊说了几句。
乌尔用乌苏语嘲笑她:“你方才说的这一句里用错了三个词
。”
沈遥凌有些恼,她现在已经基本上都能听懂,但是说和写还有问题。
乌尔介绍道,大宛的地貌与乌苏很不相同,有大片高原,气候偏高寒,多河流湖泊,适宜发展农耕,因此大多数人民都在地里劳作,甚至不太需要打猎,因为光凭种植,就已经足够养活自己。
沈遥凌很感兴趣,这样的模式,与大偃的大部分地方都极为相似。
乌尔说:“但是,大宛土地肥沃,常年遭到北戎觊觎,大宛人民又不善领兵作战,时常要向乌苏求助,这也是为何我们两个国家之间交好。好在大宛地势易守难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什么大的乱子。”
“听起来像是个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沈遥凌点点头。
到了大宛,确实天朗气清,满目皆是莹莹青绿。
吃了这么多日大漠之中的风沙,突然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一行人乍然耳目一新,总算是松了口气。
大宛使臣很热情,拿出上好的果子招待,浓浓的异域风情,让沈遥凌目接不暇。
她拿起一个又一个,兴奋地向当地侍者请教。
乌尔信中已经替她阐明过来意,大宛侍者也是早有准备,一一向她详细介绍。
沈遥凌拿着一种圆圆的紫色果子,薄皮汁多,喃喃跟着大宛侍者的发音念,念了几遍,在小册子上用发音相近的大偃话记录下来。
“蒲桃,味甘平,生山谷,被称为焕生之水。”
大宛侍者还拿出壁画,为她展示采摘蒲陶和酿酒的情景,沈遥凌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了进去。
“还有另一种酿酒用的果子。”大宛侍者笑盈盈地端过来另一个盘子,里面摆着两半切开的果实,截面全是小果肉,晶莹剔透。
沈遥凌吃惊:“红宝石?”
她是用乌苏话说的,大宛侍者听懂了,笑道:“这个叫做‘涂林’,产于安石国,是一种榴果,据说,在安石国的宗教中,它被称为圣果。新娘出嫁的时候随身从娘家携带一个石榴,办完婚礼就把石榴砸在地上,根据里面蹦出来多少石榴籽,来占卜婚后能生育多少儿L女。”
沈遥凌看着那果实中满满当当的果肉,也明白,这是一种对子嗣的祝福。
沈遥凌便在纸上记下,涂林,安石榴。
沈遥凌光是研究这些瓜果便研究了好几日,忙得日夜兼修。
若青看她跟从前在学塾里准备考校时几乎没两样,便劝道:“小姐,咱们是来做客的,又不是来做考卷的,难道谁会逼着您往前赶不成?您歇一歇呀。”
沈遥凌摇头不语,她隔几日便写一封家书回去,但家中的回信传来得很慢,前两日才终于收到了第一封。
信中除去关怀,还有母亲特地替堪舆馆同窗们带的话。
说是水利工程已经差不多建起来了,而且修完之后,绵城终于下了一场雨,暂缓干旱之苦,简直是福星降临。
但沈遥凌记得很清楚,这可不是什么福星。
上
一世时,大旱之后便是大涝,死伤民众数百,流离失所之人不计其数。
因此同窗们临行之前,她一再叮嘱过一定要督修水利,不可另想办法取水偷懒,应该能派上用场。
她远在西域,但却能想象得到,大偃这个时候,刚开始水深火热。
等到明年,情形只会更差。
旱涝之外还有气温失常,阴寒干冷,六月冰雹,都会逐渐变得常见。
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还会期盼着,熬过一两年就好了,但天地显然不会这样仁慈,严重程度只会逐年剧增。
有人说,这是神罚,可是,沈遥凌并没见哪位天神降世人间,用法宝神器杀死谁,她看到的只有皲裂的土地、暴涨的洪水、缺粮而一整户一整户饿死的人民。
所以,她只是要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并不是要对抗什么恐怖神秘的天神,当然会有办法的。
她只是,要抢在灾难来临之前而已。
老天不是也在帮她吗?她在大宛,发现了太多太多意料之外的好东西。
沈遥凌给每一种果实画上图,记下耕种方法。
很多细节大宛的侍女也不清楚,她只能挨个去问耕种的农户,而且有时候每个人的说法还不一样,再加上语言不通,沈遥凌处理这些信息和资料就要花上不少时间精力,这几天实在是很辛苦。
沈遥凌趴在桌上,写着写着,自己也没察觉已经到了极限了,眼睛忽然自己闭上了,笔尖在手心一滑,摔落在纸上,她整个人也昏昏睡过去。
若青“哎呀”一声,赶紧想要去扶她,结果刚碰到人,沈遥凌指尖又动了动,像是想挣扎着再起来写几笔。
若青赶紧噤声,不敢再动她。
没落锁的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人。
若青转头看着来人,想要说话,但又不敢出声。
宁澹径直走到长桌边,俯身揽住沈遥凌的肩膀,带到自己怀里。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