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文章看完,这里面还提到你了呢!”
许小华“哦”了一声,她以为程雁文写了她带巧薇去公安局的事,没想到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程雁文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提到了她的身世,说她幼年走失,最近一个月才被家人找到。
但是走失的十一年里,养父母对她很好,教会她做人的道理,所以在多年以后,她在看到杨思筝一家的悲剧时,勇敢地带着十二岁的刘巧薇去公安局报案,希望能解救杨家母子三人于水火之中。
最后一段是整段报道的升华部分,说杨思筝的婚姻是旧社会的悲剧,但是在新社会里得到了工人阶层、单位和政府的帮助,也呼吁更多的人像许小华学习,能够践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
梁安文见她看完了,笑道:“小华,我都想不到你竟然还有这样一段曲折的身世,今儿一早,唐书记就说,今年厂里的‘年度好人好事’,要给你一个名额。”
许小华原本以为这篇报道里,最多会带一下她的名字,没想到连她养父许有福的名字都提了,心里一时有些百感交集,问梁安文道:“梁姐,这报纸在哪里买的啊?我想买一份,寄给我哥哥。”
梁安文笑道:“这是咱们单位订的,你要是想要,就先拿着,我一会再去买几份就行,刚才唐书记还嘱咐我,要多买几份,放在单位的厂志里呢!”
许小华轻声道了一句:“谢谢!”本来帮忙杨姐,只是因为心疼巧薇,看不惯刘家母子的家暴行径,事情搞完了,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没有想到,这份报纸,竟然提了她养父的名字。她想,如果她许家村的爸爸还在,大概是很欣慰的,可能还会哄着她说:“我就知道我家小华脑瓜子最好使,心肠又好,是爸爸见过最厉害的姑娘!”
一直到出了办公楼,许小华的情绪才缓和了些,吸了吸鼻子,准备把报纸卷好放在包里的时候,眼角余光忽然瞥到最后的署名。
“记者程雁文、许呦呦”。
忙又把报纸展开,发现确实是《善恶之念:白毛女与杨思筝》这篇报道的署名,一时有些怔怔然。
本来还奇怪着,程雁文怎么对她的事怎么清楚,连“许家村”这几个字都在上面,还以为是私心采访了她奶奶的缘故。
原来,竟是许呦呦也参与了撰写吗?那她的意图又是什么?
是单纯地在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还是想着,拿这篇报道去找奶奶求和?
这个疑问,不仅浮现在许小华的脑海里,也出现在了浅水胡同的曹云霞的心里。
本来今天邻居拿着一份报纸来问她,这个“许呦呦”是不是她家呦呦时,她还很自豪和骄傲地表示,这确实是她女儿!
她还特地托邻居又去多买了几份回来,想着寄给呦呦舅舅和清远看看,没想到会在文章里看到许小华的名字,而且还着重夸奖了许小华的见义勇为行径。
曹云霞的脸色,立即就沉了下来,不明白女儿是怎么想的?
准备周末等女儿回来,好好问一问,但是曹云霞的火气不过维持了一小会儿,就“啪”的一下灭掉了。想到上周女儿拿着清远的那封信出来,冷冷地看着她的一幕,曹云霞心里又不觉烦躁起来。,
许呦呦紧紧咬着唇,点头应了一声“嗯!”
好半晌,许怀安才缓了一点情绪,转头望着女儿道:“呦呦,我今天还有活,你先回去吧!”
许呦呦张口喊了一声:“爸!”她知道爸爸是想一个人静一静,可是她又有些不放心,怕把他刺激过度了。
许怀安摇了摇头。
许呦呦没有法子,只好离开了。
出了外文出版社的大门后,许呦呦站在晕黄的路灯下,有些恍惚地想着,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过来了吧?
**
周一早上,许小华到单位后,径直去了包装车间报道,三班的班长黎琼还没有到,许小华就坐在休息室等了会儿。
夜班下班的工人们,正三三两两地聊着什么,许小华仔细听了两句,发现说的是舒雯雯。
“这个舒雯雯,胆子还真大,空口白舌地就敢造谣,你私下说说就算了,还跑到人家丈夫跟前嚼舌根子。”
“可不是吗,把杨思筝可害惨了,听说娘家那头要是不去救的话,一条命都没了!”
“啧啧,这刘大军真是看不出来,竟然能下这种狠手。”
“谁说不是呢,平时看着老实、憨厚得很,没想到对自己婆娘这么狠。”
……
议论的人越来越多,许小华听了两句,觉得吵得耳朵疼,准备出去透透气,刚站起来,就忽然听到门口有个刚来的大姐,大声道:“哎,你们知道吗?昨个叶禾苗也被带了过去,我刚问了保卫科的小邢,说是舒雯雯咬出来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就热闹的休息室,立即更嘈杂了些。
“啊?这事和叶禾苗也有关系啊?叶禾苗平时看着可和气得很,不像会传这种话的。”
“是,你说舒雯雯乱传,我还能信,她平时都竖着眼睛看人,叶禾苗怎么会?”
许小华也有些意外,她对叶禾苗的印象也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