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他还想着在官家跟前为苏轼说上几句好话的,但如今看来,也不必了,看样子为苏轼美言的人还挺多的。
官家一直留在苏辙用过晚饭才放他离开。
在苏辙离开时,桌上还摆着他们那盘并未下完的棋。
官家直道:“……就这样留着吧,等你下次进宫再陪着朕下棋。”
苏辙:……
他都没好意思说,就连他这般拙劣的棋技,都看得出来他是输定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
苏辙俨然成为官家跟前的第一宠臣,隔三岔五,官家就派人召苏辙进宫。
有的时候他是陪官家下棋。
有的时候他是陪官家吃饭。
有的时候他是陪官家赏赏菊花。
有的时候他只是陪官家说说话。
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朝中上下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苏辙极得官家信任。
有人欢喜有人忧。
所有人都觉得苏辙马上就会平步青云,一茬又一茬的人像割韭菜似的直奔苏家而来。
苏洵与程氏没法子,只能称病在家。
谁知这下他们这个借口更是给了旁人机会,顿时那极品的补品与上等的药材像流水似的送到了苏家。
有些人觉得走迂回路线太慢了点,索性直奔苏辙而来。
这一日,苏辙刚回来,元宝就带人抬了两个箱子进来,一脸无奈道:“少爷,这是陈家送来的东西,我看了,都是些干菜,说是他们老家特产,不值钱,送给您尝尝鲜。”
苏辙不过微微皱眉,他就忙道:“您别这样看着我,我都说了不要,可他们的人丢下箱子就跑了,那陈相公更是边跑边嚷嚷,说若是我们不吃,将东西丢掉就是了,他更是说这东西味道极好,一定要送来给您尝尝!”
这些日子,他收礼都已经收累了。!
元宝一愣。
下一刻,他就听见苏辙吩咐道:“我原打算给六哥他们在汴京置办一个小点的宅院的,虽说我的东西都是六哥的,但六哥如今毕竟已经成家,回来汴京住在这院子我是无比欢迎,可就怕六嫂想着这宅子是我的,住起来心里不踏实。”
“有了这笔钱正好,可以给他们买个大点的院子。”
若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苏辙是当了宰相后才在汴京买了个院子,可见汴京房价之高。
他回汴京后,就发现自己隔壁的院子正在售卖,当时就想着将这院子买下,将两个宅子中间留个垂花门,这样既有彼此独立的空间,又能时常来往。
他当即就吩咐元宝再去打听打听他们隔壁还有没有谁家要卖宅子的,更是豪气万丈道:“就算贵一些也无妨。”
果然是手里有钱,就有了底气。
没几日,元宝就将这件事打听妥了。
今年大旱,钱并不值钱,值钱的是米粮。
苏辙隔壁有几户人家都在卖院子,他索性极大手笔的一口气买下两个宅院来,又另外花了一万多贯钱,对他来说,虽不是笔小数目,却也不至于叫他伤筋动骨。
买完宅院后,就开始修缮。
苏辙打算等着官家再召他进宫时,多在官家跟前说说苏轼的好话。
谁知他这一等就等了足足一个月。
等着苏辙再次进宫时,负责引路的内侍低声提醒他道:“……这些日子官家龙体不大好,心情也不大好,苏大人说话稍稍注意些吧。”
宫里头的人都是人精,这些内侍尤是。
他们见苏辙颇为官家看重,便想着卖他一个人情。
苏辙连声道谢。
等着他进门后,只见官家坐在榻上打盹,他上前请安:“官家。”
官家这才睁开眼道:“哦,你来了。”
说着,他指了指一旁的棋盘,道:“好些日子没见到你来,陪朕下下棋吧。”
苏辙微愣。
官家却笑了起来:“朕知道你不擅下棋,正因如此,所以才命人将你请来,若你真如司马大人他们一样是个厉害的,朕也就不找你来了。”
“那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苏辙也跟着笑了起来,很快就坐了下来。
官家虽棋艺不精,但比起苏辙来却还是厉害不少。
很快,官家就分神与苏辙说起闲话来,问起苏辙在凤翔府当差顺不顺利,一路上可有什么有意思的见闻,更问起梁适与灵寿县主大婚之日时他可有到场。
听到最后一个问题时,苏辙是微微一愣,继
而笑道:“……微臣实在没想到您也会对这件事感兴趣,原以为就微臣感兴趣了。”
苏辙本就是个极聪明之人,又是文采斐然。
在他的描绘下,当日之情形可谓活灵活现,就连官家听了也是时而皱眉时而含笑,最后更是道:“只怕这两人以后吵吵闹闹的日子还在后面,不过朕是万万没想到当日皇后赐婚时,濮安懿王府也好,还是梁家也好,这两家都是答应的好好的。”
“不曾想转过身来,却闹成这个样子,可见他们对着朕都是当面一出背后一出啊……”
话还没说完,他就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一旁的内侍见状,当即就要下去找太医。
谁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