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坐在凳子上。
魏梓月视线从方静宁身上收回来,阴阳怪气道:“三哥哥,我们女子早晚会变成俗物,尚且要努力地活下去,你只不过是与自小感情好的表妹分离,算什么苦楚呢?你也大度些,祝福静姐姐前程似锦。”
魏梓兰和魏梓芊一言不发,神情上,明显也不希望魏琪再去牵绊方静宁。
家当都收拾好,搬上了马车,方静宁姐弟便来到老国公夫人处拜别。
姐弟俩跪在地上,行大礼,哽咽道:“静娘\景瑜向外祖母辞别。”
老国公夫人伤于别离,神情萎靡,却没有再流泪,摆摆手,无力道:“去吧,去吧……”
方静宁又是一拜,哭道:“请外祖母莫要伤怀,保重身体,日后静娘会常回来探望外祖母。”
老国公夫人点头,笑得勉强,“好。”
姐弟俩向她拜完,又叩谢国公府舅舅舅母们这些年对两人的照拂恩情。
国公夫人小王氏此情此景之下,竟也抹了几滴眼泪。
金河郡主叮嘱了他们几句,便对老国公夫人道:“祖母,再耽搁天该晚了。”
转而又对姐弟俩道:“待你们回去收拾好了,就回府来看看,可别惫懒。”
方静宁答应,转身时泪水止不住地流,脚步却没有停下。
·
方家宅子——
旧仆们早就打扫好各处,等着小主子们回归。
不同于上一次他们回来短暂地停留,这一次,方静宁和方景瑜正式入主,所有下人都激动非常。
宅子敞开了正门迎接,老管家文伯还特地准备了火盆,放在门前。
姐弟俩一下马车,老管家便往火盆里浇了醋,待方静宁姐弟依次跨过去,门口噼里啪啦地放起爆竹。
方静宁欣喜中又有些许讪讪,“何必这样大张旗鼓?”
文伯郑重道:“方家宅子空置这么些年,得叫坊间邻舍知道,咱家是有主子的,主子们回来了!”
方静宁若有所思。
方景瑜着急,催着她进去。
这宅子是方静宁姐弟的,方族长等人只是出五服的族亲,不好随便插手府上的事儿,但他们回来,定然是要来迎的。
按理说,姐弟俩才回来,定要摆一场接风宴。
但老管家文伯瞧着两人神色有些疲倦,便请示了方静宁,傍晚只摆了一场家宴。
姐弟俩是主人。
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陌生又熟悉,激动又有几分不安,如若置身梦中。
晚膳后,方族长夫人翟氏陪着方静宁回房,对她道:“你们姐弟回来了,按照礼数,应当给亲朋邻里皆发帖子宴请他们,告知众人。”
“且你爹有些故交旧友在京中,毕竟这么多年未曾来往,你成婚也该拜访人家,亲自递上请帖,才是诚意。”
另外还有好些事务,翟氏捡着重要的一一跟她说了,“必然疲累繁杂,可当家理事就是这样,待到理顺了,习惯了就好了。”
方静宁确实不甚通俗物,也从来没料理过这些,骤然听到,心下无措又抵触,强压着这股子情绪,恭敬地拜托道:“静宁年轻,经验不足,还请伯娘教我。”
翟氏欣慰道:“你聪慧,有心便容易上手,放心,只管问我。”
另一头,平南侯府也在说这个事儿。
侯府的大娘子许婉然跟夫君回京了,今日回娘家。
许婉然容貌肖似母亲文氏,美得如同山茶花一般,不热烈也不浓艳,自有一番清丽温柔的风致。
许伯山疼爱女儿,但也极不喜有些武将家女儿舞刀弄枪,姻缘上有妨碍,便让文氏按照世家女仔细教导她,是以许婉然性情也温和有度。
她的夫君是忠勇伯府的继承人吴玉安,是个武将,面相极正派英武,外头都客气地叫一声“吴小将军”。
夫妻俩成婚后一直感情甚笃,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情意。
只是许婉然始终未有孕,眉眼间带着一抹挥不去的郁色。
老侯夫人和文氏瞧见俩人相处的模样,心中便忍不住愁和急,只是面上不能表现出来,教许婉然更加难以安然。
许活婚事将近,许婉然又没赶上许活订婚,众人的话题便一直围绕着许活和方静宁。
此时,许活又向姐姐拜托道:“方娘子初回家中,定要宴请邻里,我请了伯娘和文家舅母带着文家表妹去陪她,阿姐若是得空,能否一同前往方家,到时宴上也引着她与人交际。”
许婉然轻柔一笑,“我们家荣安如今也会体贴小娘子了。”
许活并未害羞,只道:“我从前也极照顾阿姐,一贯体贴。”
她表情很淡,说出这样的话,很有些反差,老侯夫人、文氏并许婉然都逗得笑容大了些。
郑氏向来在大房的人和许活气氛融洽时愉悦不起来,木着脸坐着。
老侯夫人和文氏有私房话要和许婉然说,许活又坐了会儿,便识趣地邀请姐夫吴玉安去书房,郑氏也找借口离开了。
书房里,吴玉安不赞同道:“国公府欺人太甚,你是侯府的继承人,怎能屈就一个孤女。”
许活淡淡道:“伯父在此事上有计较,况且方家并非无人,还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