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大结局(上)(10 / 17)

便听“扑通”一声,却见这位沈太傅竟是在她面前重重跪了下来。

唐老太君陡然一惊,忙让唐湛去扶,然沈澄却是不动,只抬首神色认真,“老太君想来也知道,月疏还在世时,晚辈便忠情于月疏,而今月疏虽已不在了,但晚辈仍想与月疏在一块儿。”

他顿了顿,提声道:“晚辈想迎娶月疏过门,将她的尸骨移入沈家祖坟,死后能与月疏合葬,还望唐老太君能够应允。”

唐老太君愣怔着坐在原地,久久凝视着沈澄的脸,似在确认他这番话是否真心,片刻后,她才低声问道:“你就不介意她曾为人妾吗?”

沈澄身子微僵,眸中闪过些许痛楚与自责,“晚辈怎会在意,是晚辈对不起月疏,害了月疏,晚辈早该这么做的……”

是他害了月疏?

唐老太君蹙眉,着实没有听懂这话,唐月疏那些年的遭际,她已然尽数听说了,是那叫穆致诚的人卑鄙,骗了失忆的月疏,又与他沈澄有何干系。

沈澄看出唐老太君的疑惑,他掩在袖中的手紧攥成拳,许久,方才艰难地开口。

“窈儿,不是穆致诚的孩子,是晚辈和月疏的亲生女儿。”

此言一出,厅内登时响起一阵抽气声,唐家众人皆目露错愕,唯有知晓真相的穆兮窈默默垂下了眼眸。

“你说什么?!”唐老太君一下站起了身。

沈澄继续道:“月疏离京前往岑南的前一夜,曾越墙来寻晚辈,说老太君要给她定一门婚事,晚辈一时酒醉,对月疏犯下了错事……”

唐老太君身子微晃,险些站不稳,幸得穆兮窈在侧,一下将她扶住了。

她用右手死死掐住圈椅把手,整个人止不住地颤抖起来,看向沈澄的眼神似是愤怒,又似是悲痛。

“你……你糊涂啊!”

她坠下泪来,低吼一声,终是忍不住抬起一旁的仗拐,在沈澄背上狠狠砸了一下,沈澄吃痛身子一抖,却是咬牙不曾出声,任由唐老太君发泄心中的怒火。

“你是,月疏也是!”

这一下便令年迈的唐老太君有些力竭,她跌坐在椅上,驻杖在地上重重敲了两下,看向沈澄的眼神悲痛欲绝。

“你可知道,当初我与老太爷商量,给月疏挑的夫婿是谁吗?便是你沈澄!”!

她眼含泪光,柔声问道:“你能做到吗?爹……”

这一声“爹”令沈澄骤然怔愣在那厢,少顷,他掩面终是忍不住低低抽泣起来。

他知晓她这般做的目的,既得他始终不能原谅他自己,那她便帮着他去解脱,去原谅。

他面上满布泪痕,却是一声长叹。

“我沈澄这一生,终究是太幸运了些……”

穆兮窈自沈府出来时,已过申时,一出门,她便见一人站在马车旁,浅笑着看着她。

她愣了一瞬,“侯爷,您怎么来了?”

“我来接你。”

林铎将她扶上马车,看着她一双哭得红肿的眼睛,问道:“可是与沈太傅说开了。”

见穆兮窈闻言诧异地看来,林铎坦诚道:“我说了你莫要生气,其实最早得知此事的人是我,只是当时我始终不敢确信,便借机试探了沈太傅,此事毕竟关乎你母亲名节,我也没同你两个舅父提起,就想着等沈太傅自己说出口。”

原是如此。

想起沈澄迟迟不肯说出口的缘由,她低叹了口气,“他很愧疚,对我娘亲,他原本似乎是打算等我外祖母来了,再说此事的。”

这话倒是提醒了林铎,“说起唐老太君,我得到消息,想必后日,她老人家便能抵达京城。”

见穆兮窈一下咬紧了双唇,林铎笑了笑,“很紧张?”

“嗯。”穆兮窈颔首,“毕竟这是我母亲生前最亲的人,如今也是最后一个我未见过的亲人了。她还不晓得我的事,也不知届时见了面要如何说道。”

“倒也不必说道。”林铎似是自言自语般道,“也许,她早就知道了……”

恰如林铎所言,两日后,唐老太君便被唐湛安排的人护送进了京。

其实,若不出五皇子那事,唐老太君能更早抵达,但因着当时京城乱得厉害,唐湛便去信让唐老太君一行暂且在原地安置几日,等京城局势安稳下来,再行赶路。

为了迎唐老太君,唐湛唐泽与唐允昭皆特意告了假,一大家子人齐齐整整,清早便等在了唐湛府门口。

眼看着载着唐老太君的马车停下来,唐湛忙上前,小心恭敬地将车内人扶下来。

“母亲。”

“祖母。”

众人围上前去同唐老太君行礼。

唐老太君笑着颔首,神色感慨地望向唐府大门,她离开这么多年,这里好似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看罢她垂眸转而将视线落在眼前,神色慈和,“这便是裕哥儿吧。”

朱氏闻言,忙上前将襁褓中的孩子递给唐老太君瞧,唐老太君拉了拉裕哥儿的小手,满意地笑道:“也有两个多月了,这瞧着白白胖胖的,哪像是早产的。”

“那是托祖母的福,前阵子裕哥儿体弱多病得很,但或是那病魔一听说您老人家要进京给裕哥儿祈福,一下便都给吓跑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