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快至矣!」
馀缺再次抬眼看过去,发现在一片金灿灿的日光之下,有座仿佛琉璃般的山峰,自云海当中涌现而出,金光闪闪,银光灿灿,极为吸引人。
在如此景色当中,馀缺一路轻叹着,时不时还瞧见了一粒粒人影,正在云海当中翻腾起步。
当中有踏波御风的丶有乘坐舟船的,真就像是在湖海当中横渡一般。
偶尔的,还会有剑光飞起,宛若神龙般,只是倏忽一闪,让馀缺的目光注意到了,但是又来不及捕捉,对方就已经是飘摇得无影无踪。
虽然还未抵达至黄山仙城丶黄山道宫,但是此等往来云中的仙家景象,着实是给馀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馀缺一时明白,为何那仲文道长在谈及山上山下时,对山下总是一副嗤之以鼻的语气语态。
旁的不说,单论种种景象,山下属于是人间烟火,而这山上之景,方才是真正的仙道气象。
馀缺也因此而在心间轻叹:
「仅仅能够御空腾飞,就已经是这般的逍遥如神仙,换了个视角看世界,真不知那些中三品的大仙家,上三品的真仙之流,又该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慨叹间,他目中的琉璃山峰,终于撞到了他跟前。
此山峰远看小小的,但是近了,却是极大,并且山上真个铺满了琉璃,似冰山,又似玉山,并非是光影变幻间所形成的假象。
这就更令馀缺感到惊奇了。
就在这时,枯竹道长和仲文道长两人相互靠近,其中仲文道长正在为谢晴洁介绍:
「光明顶之名,由来已久,言论颇多。
无错版本在读!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有言此地乃是观日出之景的最佳处,头顶光明,光照最长,所以因此命名;还有说此峰虽然并非黄山中的最高丶最雄浑的山峰,但是唯独此地的光彩最是耀眼,日夜皆璀璨……不过现如今,此峰的模样之所以能和『光明』二字完美契合,里面是有缘故的。」
对方谈论着,兴致勃勃:
「那便是在八百年前,本山的宫主在此峰上观日悟道时,凝练出了真火,施展法术间,将此山烧融成为了琉璃状。
其至今火气未消,还导致山上的松树,竟也是颗颗晶莹,长成了琉璃状,是我黄山道宫难得可贵的一种宝材。」
对方讲的起劲,馀缺偷听的也是兴致勃勃。
但是坐在仲文道长身后的谢晴洁,此女闻言后,却是面色平静,仅仅张口谢道:
「多谢前辈解惑,这里确实是好景色。」
这态度让仲文道长的勃勃兴致瞬间变得寡淡无味,他口中再次后知后觉般的惋惜道:
「对哦,你也本是山上之人。就算没来过,应当也听过。」
沉默间。
一行四人在耀眼夺目的金光中,仿佛沐浴着黄金,齐齐落在了光明顶下方的一个个小台子上。
这些台子错落交织,生长在山峰上,宛若鳞片般细密。
甫一落地,四人所乘坐的纸鹤就纷纷无火自燃,化作为了一阵灰飞,只留下荡荡的鹤呖声。
「黄山的三大主峰,每座都禁飞,犯者视为大不敬。」
两个道长见没了纸鹤,脸上都有些惋惜,但他们当即提起道袍,身形矫捷的在山峰上往前跳跃而行。
「走吧,随我等前去。」
馀缺和谢晴洁急忙跟上。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真正的光明顶上,宽阔的峰顶之上,修建着一座庞大的宫殿群,个个玲珑剔透,宛若冰雕玉砌一般。
还有一个又一个身着道袍的仙家,从他们身旁走过。彼辈路过时,还好奇的看了眼馀缺二人,但是都没有说话。
来到了此地,不管是枯木道长还是仲文道长,面色都是变得肃然了几分,一副谨言慎行的模样。
他们领着馀缺二人,直入光明顶上最高大的那座宫殿中,并让两人先在门槛外面稍微等待片刻,然后就自行走入了其中。
馀缺和谢晴洁两人孤零零般的留在殿外,因其年岁和境界都低微,更是引得了四周往来道人们的注意。
有不少人还朝着他们指指点点,目光不一。
好在此地的规矩确实森严,并无一人随意的上前来搭讪试探。
终于,两刻钟后,枯竹道长和仲文道长便齐齐走出,他们的脸上还带着喜色,张口就向着两人说:
「善,今日运气不错!殿中当值的法师,正是我俩的熟人,可以让尔等直接去天海中观心悟道,磨合天庙,获取传承!」
对方所说的地点种种,让馀缺两人半懂不懂,但是一听见「传承」二字,他们俩就都是眼中放光,齐刷刷的拱手:
「多谢前辈!」丶「让前辈费心了!」
随即的,不等馀缺二人催促,彼辈就领着他们俩朝着宫殿的深处走去。入殿后,一路上的各种陈设摆放,全都是华贵精致,堆金砌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不过除去刚来此地的馀缺,被这等珠光宝气的布置晃了几下眼睛,宫殿中其馀人等,一个个都是熟视无睹,看都懒得看一眼。
彼辈所看的方向,只有一个,那便是殿后的深处,一片金灿灿的云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