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7 / 18)

这一下又只剩下一万多了。

甚至这一万多还是过年那会儿卖草莓挣的,其它渠道挣的几笔钱,往这次的手表上一砸,直接砸的只剩下小半。

要不是她确实缺人民币,这笔钱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花出去。

好在这笔钱花的不算太亏,这时候没有彻底开放汇率,只以两边物价情况对比,她能用六千八港币换到一千块人民币,是她挣到了,且人民币到手,她还能用这笔钱去找人做事,换回来的港币能翻上好几倍。

劳力士手表交易达成,她收了钱便将这件事抛诸脑后,又拎着一袋子毛线去废品站。

薛诗琪和薛妈妈那边生意稳定,她这边的工作自然也稳定,沈文玉在废品站做事,本来事情就不多,平常没有她的单子,闲着的时候也会偶尔织毛衣,这会儿织毛衣还能挣钱,她更是一刻都闲不下来。

二姑更不用说,她原本就没有工作,还要去替人缝补洗衣挣钱,钱不多不说,还累的很,这会儿有这样一桩工作,也是一天到晚在废品站窝着。

唐园过去,两人同时抬头,见是她,脸上同时露出笑容。

“我一听脚步声就是你,果然是你,”沈文玉率先开口,“这次我们已经提前把东西给你装在袋子里了,免得有人来问东问西。”

这话一出,唐园就知道她的意思:“那还是提前装着比较好,毛衣好说,别的东西可不好解释。”

“可不是么,”沈文玉从角落里拎出袋子,仿佛随口道,“这段时间都没有人来卖合适的课本,你就不用去看了。”

“那不要了。”唐园与她对视,同时眨了眨眼睛。

古董的事问题不大,但藏书的事却可大可小,如今形势虽然逐渐好起来,可要是被发现在家里藏了禁书,那可不是什么好情况,所以两人私下关于旧书字画的交易,连二姑都不知道。

她将装着毛衣和摆件的袋子拿到自己手里,想了想问道:“二姑和沈姐有没有认识刺绣很好的人?”

“刺绣?这我倒不认识,咱们这儿也没多少人有闲心刺绣,”沈文玉说着,看向二姑,“二姑你认识的人多,有会刺绣的吗?反正我是没怎么听说过。”

“有啊,怎么没有,”二姑放下手里的钩针,“也就是这些年逐渐没有心思搞这些复杂的,慢慢很多人都忘了,你还见过呢,就住我隔壁的那个寡妇,是南方嫁过来的,据说好多年以前家庭条件很好……那寡妇人挺好,大家也没有去细究。”

“她儿媳妇是不是现在在扫厕所?”沈文玉想了想,从脑海里找出这个人来。

“对对对,说起来这家人也挺可怜的,她自己就是年纪轻轻守了寡,好不容易拉扯大儿子,也结婚生子了,儿子也因为意外去世,”二姑叹了一声,想到是唐园问的,立即看她,“你问刺绣,是不是……”

“有这个想法,但得见见人。”唐园点头。

“哎呦,那感情好,这是大好事啊,人家婆媳加上小孩三人,就靠儿媳妇的工作养活,之前我还跟她一起补衣服挣钱呢,她补的比我好,很多时候都补好了都看不出缝补的痕迹,就是这年头能有多少人愿意花钱找人补衣服,看不看得出痕迹也没什么影响,也就挣个三瓜两枣,”二姑说着,再看着唐园,“她刺绣是真好,我不吹,以前我还看过她绣的东西,那叫一个活灵活现,你要找人刺绣,她是最合适的。”

“那我今天傍晚来一趟,到时候跟二姑一起去见人,”唐园开口,“或者我明天来?二姑晚上先去找人说一说?”

“不用不用,明天再说多耽误时间,”二姑立即说道,“你晚上来,咱们一起去,她要是知道能在你这挣钱,一定会高兴的不得了,你也是,你好不容易接的单子,肯定是越早找着人越好。”

毛衣和摆件是单子,刺绣还真不是单子。

对于手头那批碎布库存,她左思右想还是打算做钱包生意,不过却不是普通的钱包,而是精致钱包。

她买到的碎布来自于多个制衣厂,虽然大多是衬衣和牛仔裤的制衣厂,但也有一些用料比较好的制衣厂,这些制衣厂对于料子要求更高,做裙子的时候还会要求接口处花样百分百对齐,所以剩下了不少略微偏大块的碎布。

这批碎布她打算单独拿出来,让人在上面刺绣,完了再用料子做钱包,有刺绣的加成,钱包的价格肯定不会低。

这年头没有机器织毛衣,更没有机器刺绣,手工绣品价值不会太低。

只是加一个刺绣,哪怕款式跟她现在卖的一模一样,价格也能从现在的几块钱飙涨到几十甚至上百块。

离开废品站,她回去之后立即将上好的碎布料子挑拣出来,甚至没有进行裁剪,就将它们单独放进袋子里,又将提前准备好的五颜六色的线都放进去。

会刺绣的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她一个外行不好多说,且碎布料子特意不进行裁剪,也可以让对方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之后她可以再根据刺绣出来的成品,拼接出不一样的钱包,保管每一款钱包都能独一无二。

有钱人总会更愿意为了“独一无二”而拿出更多的钱。

这就是她的商机。

第065章 合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