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后宫的隐藏BOSS【5000】
认可这么荒唐的事情!
青登都能想象得出来那副画面了——为了说服以本寿院为首的“保守派”,使他们回心转意,德川家茂和天璋院使尽浑身解数,据理力争,争得脸红脖子粗。
但是……根基浅薄的这对母子,面对以本寿丸为代表的“保守派”,实在是人微言轻。
想到这,青登不由心生感慨。
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德川家茂和天璋院的难处。
一位是江户幕府的第14代将军、武家的最高领袖;另一位是贵不可言的大御台所。
虽然都拥有着无比响亮的名头,但在很多事情上,他们都是身不由己。
自身的根基不够牢固、权臣的掣肘、外戚的干扰……debuff都快叠满了啊!
现在木已成舟,再怎么懊恼,再怎么深以为憾,也已晚矣。
时间流逝……
文久三年(1863),4月20日,耗资上百万两金的将军上洛,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
……
规模高达足足三千人的庞大队伍,在东海街道上徐徐展开,绵延数里,好不壮观。
东海街道是联通江户和京都的最短路程。
数百年来,经过长年累月的修缮,以及那无数只脚、无数只蹄的不断踩踏,东海街道的路面可谓是无比平整、坚硬,道路中央有深刻且清晰的车辙,非常利于行走、进军,可谓是江户时代的“高速公路”。
还是那句话——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
从江户到京都,并没有远到哪儿去,二者的直线距离只有区区的380公里。
在德川家茂的严格要求下,上洛队伍拿出了急行军般的气势,一路疾行,全程保持着极高的移动速度。
仅用了7日的时间,德川家茂的上洛队伍就来到了位于京都的东南方、扼守京都咽喉的大津。
这一天,由青登和松平容保所领衔的驻京幕臣们,全体出城至大津,静候德川家茂的到来。
……
……
文久三年(1863),4月27日——
京畿,琵琶湖南岸,大津宿——
东海街道的沿途上共有53个宿站,大津宿便是最后一站。
暖春的风儿掠过耳际,温煦中掺有新芽的清香。
今日的天气很好,惠风和畅,自清晨起就是朗朗晴空,天上的那汪蔚蓝直如“碧空如洗”一词的最佳诠释,仿佛能透达宇宙的尽头。
随着春季的到来,远方的覆盖山峦的树木开始抽出嫩绿的新枝,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
“哞哞哞……哞哞哞……”
萝卜发出很没精神的叫声,无聊地用前蹄刨着地面。
至于坐在其上的青登,亦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
骑跨着上等宝马的松平容保与他并肩而立。
新选组诸将、会津藩的诸位重臣、驻京的其余幕臣,分别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依序在他们俩的身后排列开来。
土方岁三去江户征兵了,得等一段时日后才会归来。
出于此故,眼下负责统领新选组诸将的人是近藤勇。
以近藤勇为首的新选组诸将全都穿着纤尘不染的浅葱色羽织——对他们而言,这件浅葱色羽织就是他们的礼服。
至于有正式官职在身的人——比如青登和松平容保——则都穿着武家礼装(裃)。
根据可靠的消息,德川家茂的上洛队伍已于昨日傍晚顺利抵达草津宿(东海街道的第52站)。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最晚也能赶在正午之前抵达大津宿。
等到了大津宿,京都就近在咫尺了。
为了表现对将军的尊重,青登等人一早就守候在这儿。
在等待将军莅临的过程中,包括青登和松平容保在内的每一个人都闭口不言,保持缄默。
乍一看去,氛围好不肃穆。
既不能乱动弹,也不能乱讲话……虽然很难受、很无聊,但青登并不觉得厌烦。
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阔别已久的德川家茂和天璋院,他的嘴角就不受控制地微微弯起。
冷不丁的,青登的耳尖倏地轻颤了一下。
随后,他扬起视线,眼望前方的道路尽头,口中呢喃:
“来了。”
在天赋“风的感知者+1”的加持下,青登是头一个感知到动静的人。
紧接着,松平容保、近藤勇……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见了隆隆作响的沉闷足音。
约莫10分钟后,一只只套有枪鞘的枪尖映入青登等人的眼帘。
头戴斗笠,肩扛长枪的一员员武士,排成还算整齐的6列长队,大踏步地朝青登等人迎面走来。
这些扛枪的武士,名叫“枪持”。
枪持——江户时代的经典仪仗配置。
长枪代表了战争。
将长枪带在身边,有着“我时刻准备奔赴战场”的含义在里面。
但凡是武家的大人物出行,其身周一定会有大量枪持相随。
紧接枪持之后的,是随风飘扬的印有三叶葵的旗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