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极小。
明珩并不意外她这回答,相反,唇角倒是勾了下:“为什么怕我?”
“……”
这个问题,卓晓桐也回答不上来。
但如今她站在那处低着头驮着背安安静静受训的模样就回答了一切。
“以后走路挺直腰杆。”明珩突然开口,“还有,”
他直直的看向卓晓桐:“不管什么时候,头都不用低下去。”
“明家没有受气包,我明珩也不养没出息的人。”
卓晓桐愣了几秒,随机又立马直起身子,抬起头和明珩的视线对视。
明珩的长相毋庸置疑,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人。
即便在她如今遍布着家世显贵,成绩优越的高中生校园里,她四叔那张脸,也没有任何人能相比。
但如此直白又肆无忌惮的对视,还是她这几年来的第一次。
卓晓桐有些紧张的攥了攥双手。
看出她的不自在,明珩也没说什么,先偏了眸子继续道:“写作业一般写到几点。”
“……不太固定。”
卓晓桐有些心虚。
因为上了高中后,她写作业的次数少之又少。
“你的成绩我看了,不止是这一次,而是最近大半年你的成绩都在直线下滑,找原因了吗?”
作为学生,最怕谈论的就是成绩这个话题。
卓晓桐初中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考时刚好吊车尾考进了海京市师资最好也是最烧钱的高中,进来的学生非富即贵,基本全部都是海京市有头有脸的家族,也因此,能进来的学生,都是将来重点大学的苗子。
当然,也有些特例。
京中有一个班级是专门为那些特例学生准备的,每年都会预备60个不达分数线的名额,为某些富贵权势家庭提供了一次机会。
这60个学生成绩虽比不上其他班级,但师资力量也吊打其他高中学校里最好的教师团队,所以每年的这60个名额,大家挤破了头都想进去。
中考之前,杨姨告诉卓晓桐让她不用担心,说考不上也没关系,她四叔明珩能很轻松的把她弄进去。
只是卓晓桐毕竟寄人篱下,更不想再给明珩添麻烦,何况还是这样丢人的事情上。于是中考前三个月狠狠努力了一把,又加上她转学来海京前底子就不差,刚好擦过分数线,以最后五名的成绩进了京中。
但京中作为重点大学录取率最高的学校,它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明珩还特地给她安排进了最好的1班,高强度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压力让刚来海京的卓晓桐完全不适应,以前的那皮毛知识点在如今老师的知识库面前,不堪一击。
也因此,卓晓桐听课越来越费劲,学习压根跟不上不说,成绩更是固定在了她中考进来时的最后几名……
老师碍于明家的面子不好说什么,但话里话外无非是让她多考虑考虑,要不要转到16班。
特例班级。
所以这会明珩突然问她原因,卓晓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些什么“讲课听不懂”“讲课太快”的理由都显得自己太蠢,因此最终,她憋出来一句:
“以前学的不好,基础差。”
明珩眼皮轻抬,扫了她一瞬,下意识地从裤兜里掏烟,指尖触碰到烟盒的瞬间又想到什么,他又看了眼卓晓桐,手指收回:“上去写作业吧。”
卓晓桐应了好,刚踩了两步台阶听见身后传来的声音:“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
“最近我都会住这里。”
她惊讶地回头。
明珩手上已经拿了一一根烟,另一手的打火机还没打开盖子。
察觉到她对自己留在这的“不欢迎”,明珩眯了眯眼:“这是我家。”
没等卓晓桐回应,他咬着烟低头打开打火机,“咔嚓”一声,随着烟雾飘起,他不紧不慢地补充:
“也是你家。”
他没什么耐心和精力去教导一个十七岁的孩子。
即便这孩子是他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
杨姨过来说饭已经准备好了,看见卓晓桐也在,便说:“正好,夜宵也准备好了,你和你四叔一起吃。”
卓晓桐下意识地想说“不用”,但碍着明珩还在场,只好乖巧的应下“好”
见明珩没动静,他也不敢动。
倒是明珩耐心耗尽,睨她:“还杵着?”
卓晓桐立马往餐厅走去,身后又是他清冷至极的嗓音,他耐着最后的性子说:
“先上楼,换衣服。”
杨姨是这的老人了,这些年也都是她在锦水湾照料着卓晓桐,见状,她多嘴说了几句:“这丫头性格就是要弱一些,胆子又小,跟人说话都客客气气的,我瞧着她还有点怕你,这么下去可不行。”
明珩问:“她一直都这样?”
“比原来也好不了多少,不过你也别怪她,这么多年就放她一个人在这住着,虽说吃喝不愁,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但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哪个不是有父母陪着的?”
“晓桐别说父母,就是连个像样的家人都没有,又是寄人篱下,肯定没那么放得开。”
杨姨说完又笑了下:“虽说这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