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都会有将士伤亡,以忍一时来减少伤亡很划算。”
不过种将军想出兵打退西夏士兵焚毁堡寨也可以理解,他们觉得西夏的後勤撑不住,可一旦西夏撑住了就可以凭借那些新建的堡寨抵消绥州对大宋的战略用处。
毕竟绥州境内本就党项部落居多,党项部落根本没有建城发展的意识,大宋将地盘拿回来後也是先建城才能驻军防御。
他们要真学着大宋建城驻军,两万有後勤支撑的精锐骑兵足以扰的绥州乃至整个西北不得安生。
大宋在边境修建堡寨的时候西夏时常派人来捣乱,西夏在边境修建堡寨他们派人过去驱赶焚毁也占理,反正已经打了那麽多年,这点小冲突放在整个西北战场上根本不算冲突。
“他们想撑住也得有那个本事。”狄青眯了眯眼,“七百里瀚海不是说着玩儿的,大宋的後勤没法深入西夏腹地,西夏的後勤也没法走出来。”
从大宋的环洲、定边军、保安军、绥德军到西夏的夏州、兴平府之间是大片水草匮乏的沙地,偶尔有水源也是不能饮用的盐碱卤水,大宋没法在沙漠中行军,党项人也没法在沙漠中生存,贸然闯入的话大概率就是把命丢在沙漠里。
七百里瀚海是西夏防御大宋的天险,同样也是将他们困死在西北的蔽障。
郭逵笃定三个月内西夏必撤,要他来看,那两万党项骑兵连一个月都撑不住。
姜还是老的辣,种谔小年轻还得再磨炼几年。
苏景殊呛了一下,“狄将军,你还没种将军大。”
“我十几岁就混迹沙场,种谔凭父荫入仕,前几年才在陆诜的推荐下镇守青涧城。将领不能只看年纪,还要看当了多少年的兵,他的资历在本将军面前还不够看。”狄青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该介绍的都介绍的差不多了,别的没有介绍到的得这小子自己去试探。
先把京兆府的官认全乎,然後再去和其他各州的官打交道。
西北军政分了好些路不假,但是政事上依旧只有一个转运使,且转运使衙门也在京兆府。
京兆府是整个西北的核心,今後各路官员要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
苏景殊还想说些什麽,只见狄大元帅回过头又说道,“给你三天时间熟悉公务,三天後开始去校场训练,不许偷懒。”
苏景殊弱弱开口,“我要是想偷懒呢?”
狄大元帅露出和善的笑容,“我好像没怎麽和你爹写过信。”
苏景殊:???
君有疾否?
狄青大笑离去,留下苏景殊在房间里淩乱。
不是,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想象中的军官生活,和狄大元帅一起在战场上乌拉乌拉砍菜切瓜。
实际上的军官生活,早跑操晚拉练,白天一整天还得处理军务,一天到晚安排的明明白白。
狄将军!狄元帅!这合适吗?!
第223章
*
苏机宜欲哭无泪,已经能想到三天後的他会累成什麽死狗模样。
真的不能让所有文官都一起训练吗?
痛哭.jpg
幸好经略安抚司衙门的官员不知道他们新来的机宜大人想要拉所有人一起军训,知道的话怕是能把白眼翻上天。
狄青安置好两处官舍就回了军营,西夏在绥州附近平地起碉堡,周边各州都得加强防备。
郭逵和种谔要是闹翻他就过去接手绥州,俩人要是能稳住,旁边的环庆路、泾原路更要防备西夏恼羞成怒劫掠大宋的村寨。
梁氏上次谋求绥州未果就在两国接壤处大肆劫掠,这次再抢不到绥州鬼知道他们能干出什麽离谱的事情。
苏景殊留在官舍平复心情,和狄青安排过来的仆从护院熟悉熟悉,吃了顿富有西北特色的午饭,这才收拾收拾去不远处的经略安抚使司衙门报道。
京兆府的布局很合理,大部分衙门都在同一条街。
昨天在城门处见了几个迎接的官员,不过都是无关紧要的人员,经略司衙门的主要官员都没露头。
他只是个机宜文字,狄大元帅已经亲自带人去城门口迎接,其他人再去就显得太过郑重。
虽然狄青亲自过去已经很不合规矩。
苏机宜摸摸鼻子,打起精神带上他的任命书和身份证明去交接。
军务和政务是两回事儿,他以前没怎麽接触过军务,希望不要太难。
经略司的主要有经略使、经略副使、参谋官、参议官、管勾机宜文字、管勾书写文字、勾当公事等官,经略使一般由文臣知州兼任,副使为武将。
和其他衙门差不多,即便是主管军事的衙门也必须由文官当一把手,顶多让给武将一个副职。
狄青以武将的身份担任经略使,经略副使的位子就得让给文臣,如今的这位经略副使是当年推荐种谔镇守青涧城的延州知州陆诜。
先前种谔取绥州,陆诜陆大人主张不与党项起冲突,官家嫌他对外的态度太软弱索性把他调到京兆府旁边的商州当知州,顺便兼任永兴军路的经略副使。
陆大人对外的态度不行,但是理政能力实在出衆,京兆府这边有狄青撑着容不得他软弱,他安心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