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283章 正国本(圩九)洋为中用

第283章 正国本(圩九)洋为中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拉的棉纺织品是比欧洲人原本更常用的亚麻布料和毛料更适合穿着的纺织品,英国人于是想,如果能垄断棉纺织贸易,一定能在欧洲引起疯抢,于是他们打起了孟加拉的主意——也就是刚才我说到的这次战争的导火索。

不过,即便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差点四分五裂,英国人趁火打劫取得了孟加拉的实际管理权,但他们发现东印度公司的财政依旧及及可危,经常性入不敷出。于是他们又想到了另一个削减开支、增加收入的办法。”

“等等,不是说孟加拉的棉纺织品销路应该很好吗?怎么拿下孟加拉之后仍然财政困难?”刘馨纳闷道。

“市场是要培养的,尤其是让市场接受一件新式商品。”高务实道:“彼时的孟加拉棉纺织品在欧洲正在培养市场,但作为原始的手工业,孟加拉棉纺织品虽然精美,却完全依赖当地手工匠人的人力产出。

这种生产力状况下的产量自然捉襟见肘,于是印度棉布在欧洲的价格高企,只能销售于上流社会,那么这市场空间自然也就很有限了。”

刘馨忽然灵光一闪,诧异道:“那工业革命……”

“聪明!”高务实道:“因为市场打开,欧洲人开始接受棉布是一种高端布料,棉布的利润就成了很多人觊觎的对象,促使英国国内对于改进棉纺织品的生产流程的内生动力十分巨大,珍妮纺纱机由此应运而生。

再之后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并且在之后不久将蒸汽机用于纺纱织布。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英国人遂携棉布在贸易场上大杀四方,直到他们把下一个新的市场开拓地定为中国为止。

彼时的中国对于工业制造的棉布需求非常低,因为中国人力极其充足,小农经济之下大部分普通人要么压抑了自己的需求,要么自产自穿,布料的商业流动性有限。

而且,英国棉布即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但它的棉花产地在印度,生产地在英格兰,销售地又要回到中国……这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对中国本土手工棉布并无碾压之力。

而与此同时,英国棉布不仅在低端市场打不过本土手工棉布,在高端市场也完全打不过中国的手工丝绸,于是英国面对中国时,仍然是逆差巨大,年年给中国送银子……”

“啊,后面的事我知道了。”刘馨的脸色黑了下来,恨恨的道:“英国老开始把目光投向鸦片,然后……就要开始鸦片战争了。”

“没错。”高务实点了点头,面色也很难看,但还是继续道:“总之你要知道,英国人在亚洲做任何事的逻辑底色都是赚钱,任何其他事都不能与赚钱相冲突。

换句话说,只要一场战场打下来亏了钱,无论是东印度公司还是英国政府,都会立刻改变其原有观点,把重点强行掰回到赚钱上去。”

“我明白了……你虽然是拿英国老举例,但其他欧洲殖民帝国也是一样的心思。”刘馨点了点头,但马上又有新的疑惑,道:“你好像漏了一点,刚才不是说东印度公司在拿下孟加拉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依旧财政紧张吗,那他们当时怎么度过财政危机的?”

“哦,是说漏了。”高务实道:“简单的说就是‘降本增效’,但这在当时,至少对于印度人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词。”

“怎么说?”刘馨问道。

高务实叹道:“东印度公司采取的办法是,名义上臣服于莫卧儿帝国,取得一些地区的管辖权,然后开始在当地疯狂征收赋税,但是却不承担任何治理成本。

换句话说,钱我要拿,事我不做,当地百姓饿死穷死关我东印度公司什么事?我只是给莫卧儿帝国、给你们印度人的皇帝打工啊,有事你们找皇帝去!问题是,这时候的莫卧儿帝国早就内乱丛生,皇帝的威严荡然无存,压根就管不了什么事。

在这样的‘治理’态度之下,孟加拉地区简直成了人间地狱。比如经济方面,当地原先极其兴盛的手工棉纺织业就遭到英国人有意无意的破坏。

没过多久,其从业者就只剩下原先的七分之一,后来还在不断减少,直到被英国的工业棉布打得近乎灭绝……至于其他相关的英国老大缺大德史那更是罄竹难书,等我有空再和你慢慢说道。”

高务实摇头道:“之前还有个问题没解释清楚,那就是为什么其他殖民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殖民公司都只是作为贸易垄断公司存在,为什么偏偏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竟然宛如一个国家,是么?”

“对,我一直很好奇这一点。”

“那我先举一个例子吧,法国人在印度东南部的一个名叫‘本地治里’的地方站稳了脚跟,当地王公为了抵御马拉塔人的威胁选择了依靠法国人。

他们把本地治里附近的两个村庄划给了法国东印度公司,并且敦请莫卧儿帝国皇帝给法国人颁发一张任命书。莫卧儿皇帝对那里早已鞭长莫及,顺手就批准下去了。

从此以后,法国东印度公司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莫卧儿帝国境内某地的行政长官,当地的税收居然成了法国东印度公司收入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开始,标志了欧洲殖民者在印度的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这件事对法国殖民者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