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学校菜单
带上艾米与两个感到突然长大了的两个女儿回到伦敦。林义龙发誓,这个夏天绝对是他进入大学以来最忙碌的暑期。
然而,这仍然不是尽头。
林义龙的表哥已经把所有的文件和东西都转交给了英杰叔。这两人并不认识也难相互知道底细,所以只是很公事公办地交涉,并没有继续往私人层面继续。
这位表哥随即被林义龙派遣了一个新的职位,但是他拒绝了——他现在更关注自己儿子的入学。
伦敦公立学校不分好坏是众所周知的紧张。紧张并不是说学位不足,恰恰相反,是申请众多。很多时候有可能一个学位要受理两三份申请。林义龙的小侄子们并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还是有点问题。
考虑过后因为林义龙的嫂子是米国国籍,所以经过商量被送到了在伦敦的米国学校上学。
学费不便宜,6岁入学的新生一年期比大学的学费还贵的22000镑,如果包括午餐和校车,能达到30000镑。
凭借嫂子的工资,自然付不起。这部分是由林义龙通过慈善基金的第三方奖学金的名义解决的,也省去表哥去缴纳所得税的麻烦。
英格兰和威尔士一般在五六岁的时候入学,一般在基础阶段(小学阶段)上五年;如果一贯制的学校会直接升入中学,又是五年;而非一贯制的学校会直接进行入学考试,但学制也是五年。等到了中学四年级,会进行O-Level考试;至于剩下的升学,就是进入“中学六年级”的A-Level考试。
在小学阶段不分班也没有考试,常常是60多个人挤在一个教室里进行学习,进入学校的前两周只有半天,就算是到了正常学习时,也是大约在三点半放学。这个阶段没有带回家的作业或者其他什么作业,完全是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素质教育”。
林义龙知道这些,仅仅是因为孩子入学的时机,已经让林义龙在上半年谭雅和娜塔莎入学的时候已经体验过了。
顺便一提,所谓的三点半放学意味着学校放学,但在放学之后有所谓的“社团活动”或者类似的补课。因为谭雅和娜塔莎有些精力过剩,林义龙才会把她们下课之后送去学芭蕾的。
林义龙的表哥刚用转驾照的方式把国内的驾照转为B证,这段时间没有林义龙要他出面的问题,于是就当起了家庭煮夫,天天研究怎么给他的两个儿子做饭吃。
林义龙就被表哥抓包,陪他给儿子准备午餐。
他们先去了金斯顿市场,买下了一整扇牛排骨并购买了其他的配菜,至于新鲜用来当作佐餐物的配菜,为了省事就直接买了两袋蔬菜沙拉,主食是加利福尼亚生产的东北大米。
因为觉得公寓相当不错,和表嫂商议后决定在租期满四个月时从沃伦太太手里买下这间总价大概25万镑的公寓,是从林义龙这里提前支取了8年的奖金得来的。
表哥这间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式公寓楼并没有配备新公寓常有的油烟道,也没有老房子经常有的厨房排烟道,只在厨房的窗户旁安装了排气扇——但对中午打算做的红烧排骨这道菜排放的油烟量来说,并没什么卵用。
厨房油烟问题是林义龙不怎么喜欢在家烹饪的主要原因——他在家做过的油烟最大的菜肴就是煎培根。火锅无所谓,但烤肉一定在室外拿超市卖的木炭碳烤。
“需不需要把这里重新装修一遍?”林义龙把焯好的放在一旁,然后等着表哥炒糖色,油烟实在是不小,于是这样问道。
表哥在餐食上和林义龙完全不同,擅长并且喜欢做饭。
“之前有这个打算的,但好不容易第一年先来,就不折腾了。”表哥答道。
“下半年老哥你驻国内,我这边再租一个公寓,正好有给嫂子和孩子暂住的地方。”林义龙道,“那边一切都是现成的,等房子装修好再搬回来呗。”
“那不是太麻烦了嘛。”表哥道,“而且,花费也不小。”
“那生活也得继续下去不是?”林义龙问道,“大概四五个月就差不多了,然后找环评测一下就行了。”
“那我考虑一下,过两天给你答复。”表哥答道。
表哥从不经手账目也不管运营,但他知道他要做的工作其实是不那么光彩的。倘若拿电影举例:这位表哥被派给的工作,有点类似于《反贪风暴》里面的隐名劝诱他人的反派胡志勇,算是一个薪水不算很低的杂工。
有校车,用不着去接林义龙的大侄子,等一年级入学新生到家之后,午饭刚好出锅。
“珍惜这两周的午餐吧。”林义龙故意恐吓自己的小侄子,“因为之后,你每天就要和三明治与煮土豆过日子了。”
“午餐有那么可怕么?”表哥问道。
“学校网站上有餐谱,你看看不就行了。”林义龙说着从手机打开了学校的餐谱页,确实以表哥的感觉不那么理想。
“英国学生就吃这个?”表哥问道。
“当然。”林义龙答道,“他们能受得了冷餐,但反正我觉得当早饭还行,但要是没有热食,我不如去吃方便面,所以一直都拿超市里的份餐或者自己用烤箱烤点薯条对付。”
“那你在不列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