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215 宁信小人(3 / 11)

【与此同时,安庆绪见唐朝大军来袭,吓的他赶紧像史思明求救,并答应史思明若他来救自己便把皇位让给他。

史思明大喜,决定出兵援助安庆绪。

大将李光弼见史思明率兵来到邺城外围,于是像宦官鱼朝恩请命允许自己率军围困史思明大军,其他大唐人马继续围攻安庆绪。

但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一口拒绝,他觉的史思明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万万没想到,史思明却掀起了滔天大浪,他派人偷袭唐军,而群龙无首的唐军还以为杀自己的是别的节度使大军。

于是唐军大败,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收编了安庆绪的人马,占领了河北。

随后史思明登基称帝。】

*

贞观年

“荒唐!”李世民虽然猜到会战败,但听神迹所述后仍旧气愤不已。

大唐江山,大唐百姓就混在佞臣昏君手上!

“陛下,方才天幕中出现了三皇子李倓还有孽障李亨,也就是说那边的大唐王朝还有挽回的余地。”长孙皇后道。

长孙皇后聪慧,虽然今日是她第一次见神迹,但之前听李世民给她讲述神迹之事,长孙皇后有个大猜想,神迹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出现在不时刻的王朝。

也就是说,通过神迹是可以影响未来的。

被长孙皇后这么一提醒,唐太宗李世民眼神一亮,他今日是被气糊涂了,竟然忘了可以通过神迹改变王朝命运。

但李世民试了几次,他的心声并没有发到天幕上。

到现在众帝王也没有摸透神迹的奥秘,比如心声什么时候会出现在天幕。

【唐军大败,面对如此败仗,自然要有人出来背锅。

虽然罪魁祸首是唐肃宗,但唐肃宗绝不承认。】

天幕中出现卡通的唐肃宗,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口锅,头上几个大字,“把锅给谁呢?”

【按理说唐军大败,唐肃宗负首要责任,次要责任应该是乱指挥的宦官鱼朝恩的。

但宦官鱼朝恩可不想背锅,于是他开始在唐肃宗面前诋毁大将郭子仪,都是他的兵不好才战败的。

实事求是,这事和郭子仪有半毛钱关系么?都被罢免副指挥的职位了。

但偏偏唐肃宗降罪给了郭子仪,谁让他是节度使呢,趁机打压打压节度使的威风也好。】

天幕上,一口大锅硬生生的砸到了大将郭子仪的头上。:,,.

唐肃宗李亨无语,仅仅凭着神迹的几句话就让他废除自己心爱的皇后,杀死自己的心腹?

他开始怀疑,今日所谓的“神迹”是不是太子和三皇子联手的一场大戏。

【皇后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二人趁着太子李豫出征在外,开始疯狂给三皇子李倓上眼药。

特别是皇后张良娣,天天吹枕边风,她造谣李倓有造反之心。

而唐肃宗李亨本就忌惮自己这个儿子,因为李倓身上的确有当年太宗李世民的影子,于是乎唐肃宗下令让李倓自杀。

李倓竟然真的自杀了,就和公子扶苏一样,唉……】

一直认真听神迹的秦始皇嬴政终于又得到一条关于秦朝的信息,他的长子扶苏是自杀而亡。

公子扶苏一楞,自尽而亡?

秦始皇嬴政看向公子扶苏,自尽而亡?!

记得神迹讲大宋朝赵匡胤之子自尽而亡时,秦始皇嬴政还自信满满道,他的儿子绝对不会有那样的孬种。

如今……

若是之前,秦始皇嬴政定会直接放弃软弱的扶苏,如今他想知道一向反抗自己长子扶苏为何会自尽。

听了这么久的神迹,秦始皇嬴政真的在改变自己,他意识到好好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若不想秦朝二世而亡,就必须培养好太子。

*

“又一个自己自尽的,怎么和德昭一个德行,不过情况不大一样,这个是他爹让他死。”赵匡美实事求是。

“这点比德昭强。”赵匡美得出结论。

赵德昭……他算是过不去这个自杀梗了……

【等着太子李豫回来的时候为时已晚,自家弟弟因为维护自己而死,成了太子李豫心中过不去的坎。

关于三皇子咱们就说到这,历史上对三皇子李倓的记载只有这么多。

说来可惜若李倓没有英年早逝,说不定安史之乱能被很快平定,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好了,咱们接着说回之前的话题,唐肃宗猜忌杀害了自己的三皇子后,继续忌惮太子李豫。

他撤了太子李豫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又开始担心大将郭子仪会功高盖主,于是撤了他副元帅的职务。

这下有意思了,如此浩荡的大军出征,却群龙无首。】

太子李豫和三皇子李倓一起看向他们的父皇,此时他二人竟生出果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想法。

李倓心中纠结,要不要趁此机会直接拥立自己的兄长李豫为帝。

而太子李豫则想,要不要趁此机会拥立自己的弟弟李倓为帝,毕竟神迹说自家弟弟是太宗转世。

*

“大唐也是倒了霉了,送走一个昏君,又来一个昏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