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的行军路线。
洪承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复兴军接下来直接进攻长安城。
如果长安城沦陷于贼手,他洪承畴即便是有着再多的后台也无济于事,被朝廷罢官问罪是注定的。
所以将复兴军的主力,堵住在洛水一线,是他必须要采取的战术。
无论如何,洪承畴也不敢放任李定国的复兴军,在接下来长驱直入,直捣长安城。
他也不敢放任复兴军继续沿河黄河大举南下,直奔中原地区。
甚至还不能放任复兴军深入东边的晋省。
这三方都要设立严密的防线,将复兴军围堵在当前的地盘之中。
任何一条防线失败,他洪承畴都将会被朝廷问罪。
如今洪承畴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对复兴军发起大反攻,而是先将这支实力强大的反贼,大肆攻城略地的势头截断再说。
然后才会调兵遣将,对复兴军进行反攻。
洪承畴现在的动作这么明显,李定国一眼就能够看穿他的意图。
“大哥,是不是官军那边有新动作了?”
婉儿看到李定国的神情肃然,于是在问道。
“不错。”
李定国点了点头,说道,“那洪承畴不愧是大明皇朝之中排名前三的军事天才,有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后,现在的兵多将广,做出的反应极快。”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目前占据的禹门渡要塞,很快就要迎来曹文诏与李卑他们的进攻。”
“禹门渡那里现在有朱雀军团第一营与玄武军团第一营在镇守,总共八万武者战兵将士。”
“曹文诏与李卑等几位将领率领的官军,武者战兵数量与我们差不多。”
“他们有一些世家大族凑来的上百艘各级宝船,连上品宝船也有三艘,与玄武一营的宝船数量差不多。”
“各方面的实力,官军与守卫禹门渡的我军将士相差不大。”
“唯一的变数就是那曹变蛟。”
“他的个人战斗力太强大,目前留守在禹门渡的朱雀一营与玄武一营,并没有能够与他抗衡的将领。”
“如果坐等曹文诏与李卑来攻,我军只有进行防御作战,借助禹门渡的守护大阵与灵能大炮、灵弩大车进行防守反击。”
“这样一来,必然会助长官军的嚣张气焰。”
“到时候,洪承畴很有可能继续加派援军,越过禹门渡要塞,乘坐大宝船逆流而上,对我们复兴军占据的其它沿河城镇要塞,发起绵绵不断的攻击。”
“那样的话,我军就会十分被动,顾此失彼,从而被洪承畴牵着鼻子走。”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李定国,结合前世今生的见识,一眼就能够看穿洪承畴的算计。
对方这是明摆着要在黄河流域,与复兴军进行一次次的战斗。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御敌于境外。
将敌我双方的战场,引开到秦地的边缘地带进行,避免被朝廷怪罪的同时,还可以得到那些世家大族绵绵不断的钱财物资、宝船军械等大力支持。
李定国甚至怀疑,这是洪承畴想要狠狠地坑那些世家大族一把,赚得盆满钵满,顺便借着与复兴军的一场场大战,练出一支强大的精锐大军出来。
这么好的机会,能够让自己有着无数的钱粮物资与修炼资源进行大扩军,洪承畴只要不傻,就会借鸡生蛋,最起码也要为自己打造出一支庞大的精兵出来。
洪承畴不可能不明白,乱世之中谁也靠不住,只有在自己手中掌控着一支精锐大军,才是看得见的底气与好处。
一旦看见了洪承畴的动作连连,三条战线上咄咄逼人,堵住了复兴军继续扩张的意图,那些世家大族必然会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各种钱粮物资不要钱一样,绵绵不断给洪承畴送来。
不管怎么样,先将李定国与复兴军消灭,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才是头等大事。
只要不想自家身死族灭,这些家伙必然要这么做。
“婉儿,去准备一下,我们要马上返回关内,前往禹门渡亲自坐镇。”
李定国收起了手中的书信,稍稍的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不管怎么样,秦、晋两省之间的黄河流域,是我们的必争之地。”
“这条防线,是我们复兴军必须要占据下来的,不可能任由官军再次夺走。”
“我们复兴军这首轮攻势已经结束,顺利占据了秦地的北部与大半个东部、小半个中部地域。”
“这一下吃得太撑,必须要停下来消化完毕后,才有余力发起第二轮攻势。”
“不然的话,攻占的地域再多,如果没有完成全面掌控,也是在白费心机。”
“只有将如今的占领区,打造成类似于东套大平原一样,所有的军民归心,我们的根基底蕴才会真正的稳固下来。”
李定国十分清楚,一口吃不成胖子,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首轮攻势结束后,复兴军辖区内的汉人民众,已经超过了二十亿,占地面积超过了二十万里方圆。
这么大的收获,足够复兴军好好地消化一阵了。
如今的官府已经反应了过来,各地的世家大族全力支持洪承畴,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