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第350章 人间清醒左良玉,感激涕零卢象升(2 / 4)

可以说,李定国与他的复兴军造就了这一切,而这一切的受益人,正是洪承畴这个老阴逼!

左良玉恨不得与洪承畴易地而处,他绝对会比洪承畴做得更加的过分。

不借助这次的天赐良机,大肆扩军五十万,他就不叫左良玉。

一旦手中有了五十万精锐武者战兵,他左良玉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到时候就连大明朝廷,也必须要对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自己肆意妄为。

不然的话,那些反贼会举旗造反,我左良玉自然也是会的。

不说当上真正的皇帝,割据一省当个土皇帝也是很不错的。

谁敢来找自己的麻烦,直接出动大军将其灭掉就是。

不同于别的大明将领,左良玉的经历太多。

他经历过了很多次的起起落落,早就从一名热血将领变成了一名老兵痞子,算是看透了当今的官场。

这也是他要一心靠上那东林党大佬候恂的主要原因。

没有办法,朝中没人的话,这大明皇朝的官还真的不好做。

一旦有一点疏忽大意,就会给人阴死,身死族灭。

即便是靠上了那东林党,左良玉过得也并不舒心。

他暗中不知道为东林党解决了多少的政敌,才换来了这一个总兵之位。

如果他能够与洪承畴易地而处,借助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将自家的战兵扩大到五十万规模,今后即便是背后的靠山东林党,也完全不用再给他们的面子。

谁爱当狗谁当去,反正我左良玉是不干了。

“梦庚,就算是不久后我们再次去对上后金鞑子,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左良玉教导儿子说道,“洪承畴不是一般的主帅,比起辽东那些酒囊饭袋要强太多了。”

“辽东那些将门世家,明里在守卫辽东,其实谁家没有与那些鞑子间的默契猫腻?”

“每年从他们手中,走私到后金鞑子与蒙古鞑子的粮食、盐铁等不计其数。”

“可以说,后金鞑子如今能够这么强大,有大半的功劳都要归于辽东那些将门,别以为他们与后金鞑子眉来眼去的偷偷进行物资交易,别人不知道似的。”

“在那种环境下,我们辽东的将士怎么打得赢鞑子?”

“即便是能够打赢,整个辽东的文武官员,也不会那么去做。”

“不然的话,朝廷每年拨给辽东的海量钱财物资,今后的来源就要断了。”

“没有了他们对辽东鞑子的养寇自重,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辽东将门世家与文武官员,朝廷的那些高官才是最着急的。”

“每年朝廷拨给辽东地区的海量钱粮物资,还没有出京城,就被这些朝中文武官员,先抽走五成之多!”

“一旦没有了后金鞑子的威胁,他们的这么大一条财路被断掉,谁也不会答应。”“当今的大明皇朝,不是打不过皇太极与后金鞑子,而是根本没有这个心思,大家都需要借着守卫辽东、抗击鞑子这个名头,来争取名望与钱财收益呢!”

“辽东的问题,早就不再是后金鞑子的威胁问题,而是朝中的文武官员与辽东的文武官员,共同瓜分利益的核心问题。”

“只要大明皇朝还在,即便是岳武穆涅槃重生,对于辽东的后金鞑子问题也会徒呼奈何,只有干瞪眼的份!”

“除非有人能够将大明皇朝的文武官员杀绝了,断绝了这条庞大无比的利益链,后金鞑子的问题才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

“否则的话,谁来了也没辙!”

左良玉的话语,一旦传扬出去,估计会引起轩然大波。

也只有他这种早就看透了这套把戏的将领,才会越来越不把大明朝廷放在心上。

这种腐朽到了极致的皇朝,早就是积重难返,灭亡已经是注定。

与其给已经坠入到了无底深渊之中,再也爬不起来的大明皇朝卖命,还不如抓紧时间将左家军快速发展壮大起来,今后无论是进是退,都有了自己的底气,也有了活下去的把握。

“哦。”

“原来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左梦庚听得如梦初醒,在惊叹道,“怪不得但凡是有那种想要精忠报国的将领到了辽东,不管他的官衔多大,很快的就会被弄下台,甚至是身死族灭。”

“你就算是再能干,也不可能与整个大明皇朝的官场作对,从他前往辽东抗击鞑子的那一刻起,结局就已经注定。”

“呵呵……”

他禁不住在感叹了一声,“这种朝廷,居然还能够撑了这么多年,直到如今才即将覆灭,也算是奇迹了。”

“我总算是明白了父亲你的苦心,也清楚了父亲你为什么总是不把朝廷当回事,这种朝廷不灭亡,还真的是没有天理了。”

这次受到父亲的教育,给左梦庚上了生动的一课。

也让他懂得了很多本质上的东西,像是一下就成熟了不少。

……

东川河与离石河交汇处,是永宁州城所在地。

这座州城有着极为便利的水路交通,可以直达西边的黄河流域,抵达吴堡要塞与上平关城。

如今的吴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