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分身乏术,被牵着鼻子走(2 / 3)

舰队抵达了三岔河,而且已经沿着河流北上,分兵攻占了海城与辽阳城。”

海城不算什么,但辽阳城作为以前的辽东城,是盛京城周边最重要的一座要塞城市,一旦沦陷,哪怕是皇太极也不可能淡定,必然会心急火燎的撤军。

不然的话,这边的锦州城久攻不下,老巢那边却出了大事,后金一族的损失就大了去。

婉儿严格执行李定国下达的游击战术,借助辽东大平原上四通八达的河流水系,大肆的攻城略地,对鞑子军民进行无差别的屠戮,他们后金一族有多少的人口来牺牲?

所以在接到婉儿的密信后,李定国已经清楚,皇太极不可能率军再滞留在此,急匆匆的率领大军撤离已成必然。

换句话说,复兴军面临的这一轮危机,已经安稳的渡过。

接下来,就是己方反守为攻的开始。

究其原因,李定国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鞑子在从容不迫的撤军,给对方上难度是必须的。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传令宁远城的尤世禄,率军沿着长城的各个要塞军堡东出,开始发起对广宁卫的攻势!”

最近他虽然将由世威率领的穷奇军团调来锦州,但尤世禄率领的饕餮军团,却依旧在守卫宁远城,进行养精蓄锐的大休整。

等的就是这一刻。

“传令亲卫军团、貔貅军团、穷奇军团,随时准备出击!”

“鞑子的大军一退,三大军团紧随其后,开启收复广宁卫之战,一直打到三岔河!”……

“该死的!”

“我早就有所预料,却没有想到李定国竟然安排了这一手暗棋!”

“复兴军派遣上千艘大宝船北上,已经进入三岔河流域,一举攻占了辽阳城与海城?”

后金大营,中央大帐中,皇太极铁青着脸,刚刚接到了这个噩耗的他,感到有些头晕目眩,气得在破口大骂。

“辽阳城失陷?”

“这该如何是好?”

“辽阳城距离盛京城只有万里左右,以复兴军大舰队的速度,不过是数日可达,盛京城有危险了!”

“皇上,必须要立刻回军,将复兴海军驱逐离开辽东腹地才行!”

“对对!要不然,任凭他们在大肆攻城略地,我们的族人就要遭难了!”……

帐内的诸位鞑子各旗将领,闻言一个个的慌了神,忙不迭的在嚷嚷道。

没有办法,复兴军与大明皇朝不同,根本不讲儒家之礼。

他们对待异族的手段,比起后金一族更为残酷。

只要是异族,无论军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斩尽杀绝!

他们后金一族的民众虽然看起来不少,但比起汉人来要差了太多,连一分的人口总数都达不到,哪里承受得起深入大清腹地的复兴海军祸害?

后金一族的数千万平民,如果放开给对方杀戮,不需要一年时间,就会被屠戮殆尽!

“呼……”

皇太极长长的吸了口气,起身下令道,“传令全军,立即准备,一个时辰后撤离锦州!”

“除了正白旗将士,留守原驻地广宁各卫,其余各旗返回盛京,务必要尽快将敌人的大舰队驱逐出境!”

“如果有可能,给予对方重创最好。”

皇太极之所以不说要消灭对方,是因为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们后金一族先前连续两次组建的水师,都已经迅速的全军覆灭,而且就是亡在这支复兴海军手中。

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想要消灭复兴海军,那就是一个笑话。

此时此刻,皇太极也是倍感无力。

他一手创建的大清皇朝,屡屡在复兴军手中受挫,被对方死死的压制,十分的憋屈。

这一回大军主力倾巢而出,同样是在损失不小后被迫撤军,怎一个憋屈了得?

然而,在大军撤退了三千里后,他还是小看了李定国。

“禀报皇上,李定国率领百万复兴军将士,已经出了锦州城,紧随着我军后方而来!”

负责殿后的岳托,此时派人传来了这个让人无比糟心的情报,让皇太极愈发的心烦意乱。

“他李定国这是不依不饶,想要找死不成?”

皇太极真的被气坏了,禁不住在痛骂出声,“他就不怕我军回头一击,将这支百万大军灭掉?”

实际上,皇太极也知道这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气话。

李定国要是害怕的话,就不会这么大大咧咧的出兵反击,意图拖住皇太极大军了。

“鳌拜,图尔格!”

“你们两人率领正黄旗将士,随我回军与岳托汇合,与李定国正面较量一场!”

有些气急败坏的皇太极,稍稍的思忖了一下,准备亲率大军去给李定国一个好看。

然而等他们带领大军,急匆匆与负责殿后的岳托大军汇合后,斥候又传来消息说,李定国率领的复兴军,早就停留在后方三千里外,直接扎营不走了!

“气煞我也!”

身为一代枭雄的皇太极,哪里还不清楚,这李定国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的目的就是吊着皇太极大军回撤,却怎么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