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手艺人的致富经下(2 / 3)

我的1978小旅社 名窑 2208 字 1天前

田正准备吃饭呢,可没法子,韩富国一把拉上,他还能咋办,这不跟着过来了,他还不晓得啥事呢。这么急急忙忙的,赶着饭点有啥事不能等着吃完饭再说。

来了李枫家,好家伙,一看,人还不少,尤其是吴振华和王音,一看气质就不是一般人,文化人啊,这家伙别是啥作家啥的,这慌慌张张过来打扰人家吃饭,显得太没有礼貌了。

倒是韩富国晓得些,这大概是李枫说的想要进城打听政策的亲戚。“吃着呢?”

“吴伯,王姨,这是咱们韩家坝生产大队大队长兼书记韩富国。”

“国富叔,这是我吴伯,王姨。”

“吴振华,韩队长。”

“吴振华同志,王同志你们好,打扰了。”

韩富国平时很少见到啥文化人,一时间倒是有些拿捏了,李枫嘀咕跟着平常富国叔完全两个样子。

“富国叔,富田叔,快坐。”

李枫又介绍一番韩富田,众人这才坐下来。

“我去切个菜。”

红肠切了一碟子,又抓了一把生拍了条黄瓜,加了两个菜,说了在这年月有个红肠,有个炸生米,可是够格的下酒菜了。

“富国叔,富田叔,你们尝尝,上海一读者寄的特产。”

没错,上海哈尔滨红肠,李枫招呼两人尝尝味道。“不错。”

好东西,这后世大润发九块九两根的特惠红肠,或许是有科技有狠活,味道就是好,韩富国和韩富田吃了一块,好吃,比野味好吃十倍百倍。

果然还是大城市的人会吃,懂吃啊,做的东西比山里好吃多了。又喝了几酒盅,韩富国说明来意

“富国叔,你刚没来的时候,我还问吴伯呢,他是文化人见识多,我本想讨个主意呢。”李枫笑说道。“咱们坝子旱情怪严重的,怕是秋收要减产不少啊。”

“能收一半算好的了。”

韩富国感慨道,边上韩富田叹了口气。“怕是有个三分之一就不错了。”现在情况,一亩水田怕是到不了八十斤,能有五六十斤已经算不错了。“

山坡上旱地更严重,晚熟的高粱,玉米基本处于绝收的状态,一亩地能收个十几二十斤算是好的了,红薯这玩意都干的没几个叶子,这玩意收成怕是都要砍掉一大半。

其他粮食,蔬菜基本的完蛋状态,秋收没了,冬天和春天的口粮可就没了,打猎,打的那点东西能填补十天半月口粮算是顶天了。为啥砍树,砍竹子卖,不搞这些,怕是冬天都不一定过的去,家里富裕的还能撑过冬天。

像大叫嫂子这样家庭,怕是过年都难,要不是李枫建房子,几家赚了些钱,别说过年了,冬天怕是都过不去一半。不怪乎,韩富国一听到李枫有门路,立马过来了。

多买一分钱可就多买些救济粮,多一份份救济粮可就多挨些日子,只要过了冬天,等开春,吃野菜,吃嫩叶,总归比冬天容易填饱些肚子。

当然春荒也是没法子了,到时候再想办法呗,现在是冬天大家伙都挺难了。

“不说这个了,吴同志,你看你们过来,俺们还来打扰你们。”

“没事,没事。”

吴振华笑笑。“正事要紧。”

关系大队吃饭的问题,可不就是正经事嘛,要知道这年月一口饭可能就关乎人命的大事。

“李枫,安民说你找俺们合计卖木头,卖竹子的事,咋了,你这里有门路不成?”有门路那就是意味价格可能比卖给外边要贵些,多些钱,可就多些粮食。

李枫心说,我不是跟着安民说明天请你们过来吃个饭,合计合计嘛,这家伙安民咋说的,算了,来都来了。“是这么一回事,我听着咱们大队打算进山砍树,砍竹子。”

“是有这么个想法。”

白天不好进山,晚上也要进山砍树,靠山吃山,平常田地里够吃,那就算了,现在田地里不够吃,那只能砍树,砍竹子了,没法子的事。

“公社那边怎么说?”

“公社现在也顾不上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韩富田说道。“又不是咱们一个大队这么干,靠近山林都这么干,只要不把山给砍秃噜了,上面一眼就能看出好歹来就成。”

“那木头,竹子呢,队里打算咋卖?”

李枫说道。“周围其他大队如果都砍的话,那价格怕是高不了吧?”

这些木头,竹子可都不能走明路的,即使找家具厂怕是那边也要多一些好处的,毕竟你这些东西不是从林厂出的,不是正规的,价格肯定赶不上林厂的。

“唉,搞不了肯定的。”

韩富田说道。“好在俺们大队早年和林厂有些关系,到时候找找林厂看能不能给个八分。”

“八分?”

见李枫不动,吴振华笑说道。“八成也就是按着林厂价格八成。”

“八成,这还不错啊。”

李枫嘀咕,这家伙,还算良心啊。

“你还是年轻。”

林厂本身国营企业,工厂的工人拿的是国家钱,一般每年卖的木头啥的赚的钱只需要维持工人工资,设备维修,添加等,其实供应的价格比平常黑市要低一半呢。

平常砍树,砍竹子谁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