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 战后的焦头烂额
挡朕封禅的路。突厥不能,高丽不能,遗老旧贵也不能。”
李世民再次拂袖转身,衣摆一荡,落座御榻。
“拟旨,大唐盛世,施恩天下,自明年起,连开三年恩科,各地贡生、有门荫的官宦子弟、有五品以上官员推荐的贤才,皆可入考。”
房乔拱手:“陛下,大唐如今没有这么多的官职空缺。”
李世民道:“会有的。”
房乔、杜如晦和魏徵见陛下主意已定,不再规劝。
一日之内,旨意拟定,三省审核通过,对外颁布。
天下震动。
士人们背起了行囊,有的赶今年的乡试,有的出访官员自荐,都动了起来。
朝臣惴惴不安,思来想去之后,持着戒尺去监督子弟读书。比起让陛下回心转意,选个优秀的子弟好好教导似乎更容易。
东西出征的大军归巢,长安百姓都在讨论恩科的事,见唐军归来,才恍然他们刚打赢西突厥和高丽。
大唐两面作战,不仅胜了,百姓也没反。
虽然中途吃了很多苦,但他们现在都在讨论恩科,都在幻想自家子弟如果能读书,是不是也能当官。
朝中有许多高官致仕,拿着皇帝的圣旨回乡开办书院,造福乡亲父老。
这些书院都是不用交学费的。
大唐官学也扩招,许多京中高官居然领了学政的官职,去各地官学轮流授课。各地州县长官皆要兼任教授官学学子。
晋王李玄霸公开了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唐官府放开了对印刷书籍的限制。
王云问道:“你就不怕底下人学了印刷术印反书?”
李玄霸笑道:“我倒是有点怕,但二哥很有自信。至于不自信的君王,他自己焚书去吧。”
王云道:“你和二郎君还是原来的你们,我放心了。”
李玄霸问道:“接下来去哪里?”
王云道:“我和夫人要去看看高丽,看看那个导致我和她家破人亡的地方。”
李玄霸问道:“去高丽教书育人?”
王云笑道:“去高丽教书育人。”
王云与李玄霸短暂重逢,又再次分别。
今日又有一棵可怜的柳树被可恶的人类折了枝。!,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在大唐第一次正式科举金榜题名的进士大部分都是隋朝的“遗珠”,年龄才华资历都不是真正的新手。在朝中学习了几年后,他们也可以大用了。
李玄霸早早塑造出科举进士“清贵”的名声,这群读书人就算不是真的“清贵”,为了在朝堂中找到不同于勋贵的赛道,也会拗出个清贵的模样,朝堂上的魏徵,和朝堂下的不入仕的大儒王云,就是他们的榜样。
李玄霸的弟子崔仁师也在其列,自请去高丽。
李玄霸叮嘱弟子道:“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只要按照大唐律令行事,我护你。”
崔仁师作揖:“弟子绝对不会玷污老师清名。”
他出身博陵崔氏,又是晋王的弟子,连到了高丽都不敢施展拳脚,那也太丢脸了。
李世民这几年没有给进士太多的优待,让人以为他和隋文帝、隋炀帝一样,只是把“进士”当做求贤的面子工程,这群进士估计都是摆设。
这次李世民把进士全安排上了职位,哪怕都是边疆,也让朝中勋贵嗅到了不好的味道。
原本历史中,纵观整个初唐,进士做官者寥寥无几,哪怕进士及第,想要等到授官也很艰难。
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大唐对荫官特别慷慨,每年官职空缺不足百数,候补的荫官子弟却有好几千。在这种情况下,进士那点人真是丢进沙滩的沙子。
现在的贞观朝,也有勋贵子弟拿着荫官的名额等待职官。
虽然荫官就有俸禄,但只要有点本事的人都想要做点实事证明自己的本事,他们的家族也需要职官的“实权”。
原本这群荫官子弟瞧不起去边疆吃苦,但开拓边疆出现的职官名额居然优先进士,他们还是心里很不舒服。
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李世民现在不仅是个明君,还是个能君。
年轻的皇帝很重视官员真正的本事,又并非健忘的人。
据说大唐皇帝将各地首长的名字都记在屏风上,日
日观看,月月询问。边疆虽苦,但也最容易出成绩。这群进士在边疆做出了成绩,皇帝不可能不召他们入京重用。
进士们虽被李玄霸吹成“清贵”,但在魏晋遗风下,会主动求官,与其他读书人厮杀者才叫“庸俗浮躁”。他们也确实是最急于求名利的人。
李世民让他们去边疆,他们不仅没有想办法推辞,还个个慷慨激昂上书,就差下军令状,一副要扎根边疆,干不好就永远不回来的气势。
没有吃到门荫福利的人想要抹平别人长辈拼命打出的差距,可不就只能拼命了?
陛下给了他们拼命的机会,真是明君!
“去吧,用你们的双眼和双脚去丈量边疆与长安的距离,摸索大唐成为大汉之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的办法。”
为了安抚勋贵们的不安,李世民没有出面。
但李玄霸为进士们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