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0 章 番外之贞观那些事(四)
李玄霸其实早就知道二哥的教育太子方式不对,只是不让二哥碰个头破血流,他仍旧很自信,自己不要排除二哥对教导太子的影响。
只是没想到太子师们的教导比他预想中的还激烈,让雏凤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在原本历史中,太子李承乾幼年时的教导应当不是特别苛刻,所以李玄霸以为太子师们至少在太子幼年时不会太过分。
反省后,李玄霸猜测,原本历史中的李承乾最初不是太子,而他的侄儿李乾不仅是太子,其父在此时创立的功绩更加宏伟,所以太子师们对侄儿的要求比原本历史中对李承乾的要求更高。
再者,李玄霸阴暗地猜测,这一世高老师等帝师珠玉在前,别说提起大唐的帝师,就是纵观过去未来,说到“帝师”就绕不开他们。这群太子师们估计心里也有较劲的心思,希望教导出更“完美”的帝王。
一个守成的帝王能教导出来,“完美”帝王哪是能教导出来的?就和读书习武一样,一个不错的读书人或者武将或许能够练出来,大儒名将都是天赋。
二哥这样的帝王,华夏上下五千年都找不出几个,除非后世的歪梗改一改,让历代明君给二哥当太子,大唐后世君王要超越二哥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接受学生的“平庸”。无论是二哥还是太子师们,都对这一点视而不见。
李玄霸冷眼观察他二哥的教育孩子方式,从中窥见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为何性格会扭曲的根源。
堂堂唐太宗教导孩子,在“苛求”和“纵容”间无缝转换。
在学业上,李世民太过苛求完美,希望孩子们能比自己还优秀,用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们。
比如他自己都口头纳谏,却希望李承乾连不正确的谏言都要虚心接受。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李玄霸看来,就是被诬告了还要点头哈腰说是自己的错,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在其他方面,李世民又对孩子们太过溺爱。物质上先不提,他连让孩子们多走几步路都舍不得。
他自己的骑射功夫了得,李承乾先天不足暂且不提,李泰胖成个球,李治幼时容易生病,他们二人都该加强锻炼,但李世民却舍不得他们受累。
史书中记载,李泰过于肥胖,都走几步路都大喘气,李世民便准许其在宫里坐轿子坐马车。
这不应该勒令李泰减肥吗?!元德太子杨昭虽然很胖,但也没疏忽锻炼,能拉开强弓,骑射都不错,只是管不住嘴,不是虚弱的胖子!
李玄霸见侄儿过胖了,让李乾每日多玩多锻炼时,李世民就会冲出来阻止,总嚷嚷“胖是福气”巴拉巴拉。这时窦慧明和长孙康宁也会心软。
换在现代社会,李世民就是苛求孩子必须考满分,少零点五分都不行,但不准孩子做任何家务,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体育课都担心孩子太累不让孩子上的家长。
爱是
够爱,还不如不太爱呢。
李世民对其余儿子的教育也不怎么样。
除了早逝和出继的皇子,被长孙无忌冤杀的吴王李恪虽被李世民称为“类己”,但曾因为聚众赌博和驰猎无度被罚;齐王李佑在唐太宗还在的时候就脑抽谋反;梁王李愔驰猎无度,殴打官员;蒋王李恽奢侈无度,所在州县不堪重负;越王李贞纵容下仆欺侮地方官和百姓;曹王李明经常不循法度;只纪王李慎风评较好,有政声。
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真的完全不会教育孩子(再次强调),而且很纵容孩子。
现在二哥碰壁后终于反省自己,李玄霸也不藏着掖着了,把原本历史中唐太宗其他儿子的违法乱纪行为“啪”地一下拍二哥面前。
李玄霸讥讽道:“如今儿子的教育都是由父亲负责,父亲就是儿子最好的老师,所以你的儿子个个驰猎无度,真是类你啊。”
若是其他人劝谏,李世民就要虚心听教了。就算改不了,至少他会做出一个听劝的模样。
但李玄霸讥讽他,李世民就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不听不听阿玄念经。
李玄霸的“念经”岂是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就能躲避的?切换心音模式,继续念!
最后,又演变成皇帝和晋王在大殿里绕圈圈你追我赶,看得小太子拍手欢笑,迈着小短腿加入了耶耶和叔叔的玩耍。
李世民气得把儿子抱起来丢上天,再次接住的时候手臂一沉,差点摔到儿子。
李玄霸见二哥扔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保护李乾,并对母亲告状的准备。他护住李乾,对二哥破口大骂:“说了多少次不要这样抛孩子!摔着了怎么办?!”
李世民若有所思,但不是思弟弟所骂的话:“雏凤确实胖了,我都快接不住了。”
李玄霸骂道:“你现在才知道啊!”
李世民道:“一定是我疏于锻炼,我……”
李玄霸打断:“别想把政务抛给我去围猎!”
李世民:“啧。”
小太子抱着叔叔的手臂,大大的眼睛里蕴含着鄙视的神采。
哼,老师们总说耶耶完美无缺,克己复礼。这哪里克己了?他们就知道骗小孩